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郑杭生:中国社会“治乱兴衰”考察者(2)

“重建社会信任!”

那天,中宣部和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华润饭店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会上,郑杭生作了一个大会发言。在发言中,他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及正确处理的最新成果。

他一字一句地读着发言稿。他说,我国社会当前正处在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分化趋势加剧,利益多元化格局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的社会矛盾,几乎没有不涉及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的。除了这个总的特点,这些矛盾还表现出以往不曾有或很少有的新特点。

老人这样概括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十分明显的四大特点是:一、矛盾的主体越来越以利益群体的面目出现,具有利益群体冲突博弈的性质;二、矛盾的焦点往往直接间接集中到政府,地方党和政府往往首当其冲,不得不站在第一线;三、矛盾的表达往往采取多渠道、多样化的维权形式,而维权的目标和手段常常脱节;四、矛盾的互动往往采取激化、甚至尖锐、恶性冲突的方式,具有倾向激化、诉诸冲突的趋势。

谈到社会矛盾的主体时,他提醒道:“利益的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利益的良性博弈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但是利益的冲突博弈属于恶性博弈,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谈到社会矛盾的焦点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学研究表明,腐败高发期与社会快速转型期相联系,是高风险期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所带来的‘综合震荡效应’因信息化而加倍放大,会严重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削弱国家政权的群众基础。”

谈到社会矛盾的表达时,他精到地分析道:“维权目标的正当性与维权手段的正当性不是必然统一的。大体有四种情况:1.维权目标正当,维权手段也正当;2.维权目标正当,维权手段不正当;3.维权目标不正当,维权手段正当;4.维权目标不正当,维权手段也不正当。第一种情况,按理说维权应该也必须是能够成功的,但是实际生活中,正常维权成本太高,非常困难,使人感到正常维权,没有多少希望。如果这样,它的示范效应,肯定是鼓励人、刺激人用不正当的手段维权。这样,一定会助长‘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风气。这是万万要避免的。”

谈到社会矛盾的互动时,他是这样开药方的:“现在我们许多干部都觉得治理社会比过去难多了。为什么难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老百姓信任的缺失。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社会资源。老百姓信任,即使社会政策考虑不周全,也能弥补,有矛盾也好解决;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最好的社会政策也难以贯彻。这就是说,鱼水关系好办事,油水关系难办事,水火关系要坏事。所以,现在,重建社会信任的问题,尖锐而迫切地放在我们面前。”

真是“言语非苟作,有物乃是尊”!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社会学定义   郑杭生   治乱兴衰   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