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今天的收入不平等可能会演化为明天的机会不平等
文汇报:全球收入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您曾指出,基尼系数并不应该被作为衡量社会公平与否的唯一指标,那么如何评介它的作用,还有哪些度量公平的因素呢?
布吉尼翁:事实上,这个问题之中暗含了很多个问题,包括全球收入分配问题。纵观全世界,基尼系数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应收入分配问题。因为,教育、医疗、环境、居住条件等等生活的各个维度都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今天,全球居民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基尼系数远高于0.6。原因在于美国的顶级富豪与贫穷国家中最贫困的人相比,其差距可想而知,远远大于中国顶级富豪与中国最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过往的25年间,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得到缓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印度两个超级大国的发展。过去十年,得益于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全球收入不平等进一步缓解。自19世纪初开始,全球收入不平等不断加深,直到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希望它们能够持续以高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速度高速发展,这将为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变革。
需要强调的是,收入不平等只是经济不平等众多问题中的一种。我曾在美国做过一个调查,当你问一个美国人,“你是否对收入不平等问题感到忧虑”时,很多美国人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们很乐于看到比尔·盖茨可以创造那么多财富,我们很高兴麦当娜、Ladygaga可以赚那么多的钞票,天赋与努力为他们带来了收获”。我们不能只是执着于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问题,不平等问题有很多维度,有些问题甚至更加重要。不能只是看到收入不平等,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机会不平等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因为某种程度上,那个社会更多地赋予人们机会上的平等。但是,需要辨证地看问题,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各有所长。比如,把美国与欧洲国家相对照,美国社会可以提供更加均等的机会,但同时,欧洲的居民收入差距则相对较小。
在中国,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收入不平等问题之上。某种程度上讲,收入差距可以通过行业选择弥补。而财富差距及基于财富差距产生的收入差距则很难弥补。所以,最紧要的就是避免将“不平等”一代一代地沿袭下去。中国的富豪将财富留给子孙,今天的收入不平等可能会演化为明天的机会不平等,社会流动性降低,社会经济失去活力,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也正是我们不希望看到收入不平等问题不断加剧的原因所在。
文汇报:当前,收入不平等问题也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位列全球前列。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则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61,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基尼系数是否能够充分反映世界不平等、中国不平等?
布吉尼翁:申报时,纳税人可能会故意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因此,政府得到的数据或许并不真实;有些国家建立税务数据,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偷税漏税的发生。所以,单纯依据基尼系数反映收入不平等势必存在偏差。
在欧洲一些国家,审计系统比较完善,有专业的审计员审计个人银行账户、信用卡、消费记录等等,税务人员会据此核查纳税人的申报信息。由于缺乏居民收入信息,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基尼系数偏差可能会相对更大一些。因此,其收入不平等状况可能会比数据反映的更严重些。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几乎为零。居民家庭收入基本没有差异。30多年来,经济发展拉大了中国家庭的收入差距,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出现,对于社会流动性产生巨大影响。今天,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远远高于美国及欧洲国家。但是,中国的情况比拉丁美洲国家、非洲国家要好。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通常在0.43左右,西南财经大学公布的0.61的数字确实过高。
事实上,非洲、拉丁美洲国家测算的基尼系数出入较大。因为,这些国家的很多富豪收入并未被统计在内。我曾在墨西哥做过一个收入分配调查,结果出人意料:怎么可能一个国家的最高收入者是公司里服务的高级工程师呢?国家最高收入人群的名单上怎么可能没有企业家的身影呢?可以断定的是,这些国家的基尼系数是被低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