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根本。构建现代化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就要秉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要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之本,只有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所用,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才会为这些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企业中要培养并发挥应用性人才的积极性、创新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成为具有积极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
以政府力量为支持。就业不是一个简单而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应该是多环节的全面性保障,不仅需要法律的硬性约束,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宏观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拓展就业领域。政府适时适当地调整就业政策,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调节劳动力资源分配。建立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信息网,让应聘人员市场需求状况一目了然,也有利于他们准确选择就业领域,减少后期的失业问题。对政府政策的参与可以使行业内的就业竞争趋于公平公正公开,为行业制定统一标准,不仅能够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就业保障机制,还能够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保护。
以再就业为保障。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劳动人员大多来源于高校培养的学生,这些学生初入职场,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时可能受负面因素影响较多,因此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建立服务业应用性人才的失业保险制度,要求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服务业行业内的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政府要协助建立健全的应用性人才失业保障制度,为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给予适当的安置和帮助。
此外,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下应运而生的,是结合现代化的创新技术、产业形态和全新的服务方式来对传统的服务业进行改善,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其本质上来讲是源自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需求推动。因此行业内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要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创新能力。这就对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的门槛变得更高。对求职者而言,除了外界的社会保障,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就业保障就是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树立超强的服务意识和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使就业变得更有保障、更加稳定。市场要起到规范行业发展、优化企业竞争的作用,为应用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科学的培训。企业要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优秀的员工,企业就没有良好的发展。企业可以适当地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应用性人才的薪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使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且良好的就业环境必然对人才形成极大的吸引力,这样既可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又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产业作为首要的推动力量,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区域产业导向下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点,而人才是拓展现代服务业的首要力量,尤其是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应对,为企业培养并输送更多高精尖人才。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协调好行业内人才分布密度,为广大服务业的人才谋福利。总之,在就业保障问题上,不仅需要政府出台相关调度政策,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维护。
(作者分别为南京邮电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讲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研究员)
责编/张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