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就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较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服务业这一行业,需要劳动人员具备精深的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的是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美国的一些经济学者和行政人员给出的建议是:第一,加强实践培训、增强应用性人才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由联邦政府出资提供职业培训,改革对人才的培训管理体制,从根源上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降低被解雇的可能性。讲求实效,更好地调动区域产业的积极性;第二,由于美国各个州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强调要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扩大就业门路。例如补贴迁移费用、为迁移者提供专业职能培训等措施,以适应新地区、新职业的技术要求;第三,将城镇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园区,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现行的就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保障美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国内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回顾国内,我国的服务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虽然我国的现代服务业由于改革开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行业规模也逐渐发展壮大,但总体水平依然未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劳动就业岗位中占有很大比重,那么这样一大批劳动人员的就业保障问题就被纳入了政府考虑的范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国内的区域产业导向下的现代服务业与应用性人才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应用性人才就业的逻辑关系。从现代服务业的内部产业结构来看,产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会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对现代服务业提出越来越精细的不同的要求。而应用性人才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也是区域产业发展下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企业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应用性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是一种供求关系,区域产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应用性人才的智慧劳动;应用性人才要拥有一个好的平台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就必须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有需求才会引发供应,有区域产业引导才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区域产业导向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前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在区域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的,没有整个产业的发展,相应地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就得不到保障。以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据统计,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服务业产值同比增加20%左右,对广西的产业贡献率达到了25.1%,成为了广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据此,广西省人力资源局和社会保障厅指出,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万人左右。并在未来3~5年,培育建设一批满足各个层次需求的人才高地,实现真正的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相匹配。因此,这样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使现代服务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也是对应用性人才就业的根本保障。
第三,区域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应用性人才的就业状况。区域产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人才,才能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的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拉动了行业内应用性人才需求的激增。调查显示,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尚未饱和,甚至有些地区处于极度缺乏状态,这就为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当然,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是高效的、专业人才,以便于提供高质量、内容丰富的服务,这也就提升了应用性人才的地位。首先,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经济水平的高低,地区经济发展越好、水平越高,其人才队伍的资质也就越高。区域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能够满足各个层次需求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其次,现代服务业涵盖的范围较大,产业需求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策划、宣传或者销售工作,而是需要一些能够从生产基本操作到企业基层,甚至中层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市场的扩大必然吸引更多企业的投资进入,行业内各企业为增强竞争力,必然就会招聘更多专业性人才,这也是产业发展下,为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带来的机遇。
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建议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就业保障制度,从整体上看,投入和得到的效果似乎并不成正比,主要问题表现在局限性、不平衡性和保障与效率矛盾等几个方面。因此,构建我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完善:
以区域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现代服务业是为整个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应用性人才必须与时俱进,了解行业发展信息。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对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提出了特殊要求,必须要适应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各地方高校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培养、输送人才,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对生产、策划、销售等市场活动也有一定了解,懂得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