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的中国需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中将“四位一体”升级为“五位一体”,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实际。”①也就是说,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生产力不够发达,只处于初级阶段。

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党和政府就不断地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调整其发展路线。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目标,而且还涵盖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逐日显现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相适的目标。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大、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严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从城市逐渐向农村蔓延。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不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百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癌症村的出现)。“黑色GDP”背后,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健康成本。生态文明建设日渐重要并且被引入到初级阶段发展目标中也就不言自喻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对中国现阶段纲领的基本概括,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实现国防、科技、工农业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事实上,当前中国仍然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个判断,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如今的时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自然环境破坏相当严重的时代。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性理论一定是不断充实的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只有立足于初级阶段理论,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或者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体制上的改革,而且还需要思维思路上的变革(如经济生态化)。

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中国经济实力高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将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我们要想保持经济有一个合意的、可持续的、充裕的未来,就必须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经多年的艰苦跋涉,我国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和环境保护组织,试图逐渐完成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我国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并且以世界第二的姿态跃然立于世界之林,国际地位也因此而提高。经济发展无疑是带动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的主要进军力量。可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然要加大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就会重蹈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覆辙,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会消失殆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任务之一。大量历史事实证明,生态危机是高于经济危机之上的关乎人类生活生存的首要危机。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要保障人们丰衣足食,另一方面还要避免人类活动水平超出生态承载能力,这就要求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文明建设   中国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