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增强为政之胆。党员干部的胆识体现在原则面前敢叫真,问题面前敢碰硬,这既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观念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求真务实作风的重要标准。求真务必较真,务实就要碰硬,领导干部要把较真碰硬作为攻坚克难促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同样具备求真务实的胆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破除陋习、敢于示范先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创新之路。
破解求真务实的落实难点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勇于破解求真务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那么,求真务实究竟难在哪、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破解?
难在缺少较真碰硬的魄力。原则面前敢不敢较真,问题面前敢不敢碰硬,既是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坚持真理的一面镜子,更是检验思想作风是否扎实务实的一把尺子。对建设中的形式主义现象,工作中报喜藏忧等问题,很多同志都心知肚明,甚至深恶痛绝。但真正敢于直面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怕”字作怪。对求真务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怕说真话伤了同志感情,怕报实情影响单位成绩,怕讲问题暴露自身短板,习惯在问题面前保持沉默,陋习面前默守陈规。“好”字当头。工作中唯“好”是崇,为了得到“好”的肯定糊弄上级,为了争取“好”的结果弄虚作假,为了保持“好”的形势欺上瞒下。“利”字挡道。为了个人晋升职务、获得荣誉、赢得票数,说对自己有利的话,办对自己有利的事,求真务实只是嘴上的表态、会上的要求、纸上的规定。
凡此种种都说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首先要解决魄力的问题。而魄力的大小,取决于党性原则的强弱。党性强,就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战需要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党性强,就能直言不讳,敢于讲真话,勇于报实情,精于求实效;党性强,就能坚持真理,做到揭疤不怕痛、亮短不怕丑、治假不犹豫,勇于承担责任、纠正错误。
难在缺少真抓实干的本领。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光有魄力是抓不好的,还需要有真抓实干的本领。本领缺乏主要表现在“三种人”身上:一种是“机器人”。不善于正确领会和把握上级意图,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强,只好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机械地落实工作,仓促地执行任务,盲目抢时间、赶进度、要结果,致使有些工作落实起来走了样、跑了调、偏了题。
一种是“经纪人”。工作中,对下属拿的方案、提的建议只是简单过过眼、问问情况,缺少深入细致的理性思考,不善于从单位实际出发,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只要结果不求过程,只要形式不求实效,科学决策能力不强,把关定向作用发挥不好,导致思路跟着感觉走,工作围着琐事转。
一种是“稻草人”。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也想克服形式主义的问题,也想实事求是地提建议、作决策、抓落实,但苦于没思路、缺办法、少对策,想把工作干好却走了弯路,想务实求效却又力不从心,以至于活干了很多没出成绩、力出了不少没有效益。
提高求真务实的本领没有别的办法,唯有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要加强理论学习,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理论素养,提高思维层次。要加强实践探索,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贴实际不虚无飘渺,真抓实干不盲目蛮干,讲求实效不好高骛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