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顾海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境域(4)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五十二

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关于“讲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紧紧扣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抓住了中国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问题。由此展示的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生产力视界,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拓展了邓小平生产力视界。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就代表新一届党中央宣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重大“责任”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

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阐释中,习近平强调,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目的。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布局中,习近平就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等理念,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在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阐释中,习近平从“三个进一步解放”的结合上,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要从“三个进一步解放”的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深刻地理解“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习近平对“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阐释,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展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思想解放、社会活力增强之间的合力作用和综合功能。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习近平   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