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4)

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创新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是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共治局面,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尽管是社会治理,政府还是起着主导的作用。另外在我们国家,也更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一,要把制度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写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人说这是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我觉得还不能这样比较和类比。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这都是在一个物质的层面,是在某一个发展的领域。但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是制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应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是各方面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二,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我们改革的一项成功经验,就是要让老百姓从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得到实惠。要防止进入“有改革无发展”的陷阱。人民群众是讲究实惠的,社会治理不能把社会管死,而是要让社会充满活力,让群众生活能不断改善,这才是治理的本质。

第三,要制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时间表。我们政府五年一届,每一届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并应对一些新的挑战,但也遗留下一些问题。如果今朝不管前朝事,或者希望通过历史的长河把这些问题消化掉,很多问题会越积累越多,甚至积重难返。我们要有一个时间表,争取一年解决几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这样突出地解决五六年,我觉得凸显的社会问题就会大有好转。

最后,要加强法治权威和依法监管。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法进行社会治理。“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是不正常的,要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政府也应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

总之,简单地说,社会治理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好日子就是衣食丰足、幸福平安、和谐有序。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