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

[摘要]社会结构转型必然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但基本上是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强大动力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现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先易后难,破除利益固化的樊篱不可能轻而易举,也不能期望改革能解决一切问题,但社会结构转型的巨轮仍在破浪前进,反推社会体制改革,要求通过改革为巨轮前进铺平道路。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问题;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4)04-0008-03

[作者简介]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

关于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特点,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概括。比较能够形成共识的,是认为当前发展阶段有这样一个突出特点,即经济仍在持续增长,政治总体稳定,但社会问题多发凸显。

如何理解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了,现在这个阶段,说社会问题多发凸显,主要还是和经济、政治方面的情况相对比而言。改革初期我们叫百废待兴,那时不仅是社会问题突出,政治、经济都有很多的问题,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问题多发凸显,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领域经过这30多年的摸索,我们基本懂得了如何驾驭市场经济,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如何驾驭一个发生巨变的社会,我觉得现在还是在一个探索的过程当中。

社会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社会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考虑,这三点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

第一,社会结构转型必然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但基本上是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强大动力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现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先易后难,破除利益固化的樊篱不可能轻而易举,也不能期望改革能解决一切问题,但社会结构转型的巨轮仍在破浪前进,反推社会体制改革,要求通过改革为巨轮前进铺平道路。

有的学者说,现在中国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美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还不能绝对的这样说,我国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在国际比较中确实已经很大,这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收入分配问题要治理,要调整,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要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而不是返回“大锅饭”的老路。

现在的社会结构转型出现的三个转折点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劳动力供求关系转折点。我们过去一直说劳动力供大于求,最大的问题是解决就业。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在经济如此下行的情况下,沿海地方出现招不到工,劳动力工资快速上升。我们一直以来依靠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但现在这种优势受到挑战,而且这种挑战是在农业劳动力还占30%多、农业劳动力高度高龄化并存在大量富余、农民还没有普遍富裕起来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二,人口老龄化转折点。这个问题国外学者给予很高的关注,国内我觉得关注得还不够。我们现在是2亿多老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下降的社会负担系数,就是老年加上少儿占总人口的比例,现在转向攀升。我国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资金一直依赖于土地资金的积累,现在一旦这个来源发生问题的话,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在未来老龄化过程中,对福利增加的资金压力一定要有精算和清晰的预见。第三,收入分配的转折点。大家知道按照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最高的一年,之后已经在微弱下落。国内外有些学者对这个数据还有些质疑,因为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数据也有不同的分析结果。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我们到了一个关键点,能不能实现转折,是我们能不能够保证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能不能够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关键。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