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迟福林:落实“市场决定”还需要解放思想(2)

“市场决定”不仅限于经济领域

例如,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市场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我的看法是,在政府承担公共文化主体责任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也要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由此,才能加快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尽快形成放活文化市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大环境。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政府作用边界:建设一个尊重市场的有效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从实际问题看,我认为关键是划清“市场决定”下政府的作用边界,即《决定》指出的,“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有为、有效、有力、有责的政府。

  改变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下,政府如何转型、如何改革?从地方层面看,我认为关键是要改变竞争性的地方政府增长模式。客观讲,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中功不可没。问题在于,政府过多、过大的行政干预和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严重扭曲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严重压抑市场活力。这不仅是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寻租腐败的体制机制性根源。从实际情况看,竞争性地方政府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在短期内仍然可以拉动GDP较快增长,但会为中长期发展埋下更大的经济隐患和经济社会风险。

如何改?我认为大方向就是要尽快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央地方财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约束。例如:果断废除GDP导向的干部选拔机制,尽快建立以公共服务和社会满意度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选拔机制;推进以去地方化、去行政化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等。

  市场监管由行政为主向法治为主转变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不分,是不是市场监管改革面临的突出矛盾?从现实看,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合为一体的特点比较突出。例如:某些机构既有行政审批权,又有市场监管权。这种“谁审批谁监管”的体制不可避免形成以审批取代监管,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这也是“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矛盾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根源所在。

要不要把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严格分开?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事前把关的手段,市场监管是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进行约束限制的行为,二者在范围、程度和手段上有本质区别。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监管主要是事中、事后的监管,而不是前置性的审批。对于前置性的审批尽可能做到越少越好,对于事中、事后的监管则需大大强化。这就要求把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严格分开。

走向法治化是不是市场监管改革的目标选择?事前的行政审批是政府的权力,需要依法界定权力清单;市场监管主要是事后监管,需要建立在法治基础上。这就需要把推进由行政监管为主向法治监管为主的转型,作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课题。

  加大向社会放权的力度,形成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社会合力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要有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有效的政府监管和法治基础,还需要行业规范和各类中介组织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由此才能形成市场经济良序运行的合力。当前,消费安全等问题频发,不仅反映了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缺位,也反映了行业自律、行业规范的严重缺失。面对无数个市场主体,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既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也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推动现有行业协会的“政会分开”、去行政化,支持各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建立各类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以承接政府更大程度下放的行业管理职能。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