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侯树栋中将: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必由之路
侯树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中将,哲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1934年12月生,河北省武强县人。1951年入伍,1985年11月任国防大学副教育长,1990年4月至1997年12月任国防大学副校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重点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撰写和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领导与哲学》、《生活与哲学》、《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民族性探源》、《一代巨人毛泽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科学体系研究》、《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研究丛书》等著作。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这两个互相连接的过程中,集中体现着一个根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即把群众看作历史的动力、实践的主体、智慧的源泉。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当前,如何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往开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就此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