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分析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内容就是通过市场上企业间的盲目竞争这种方式实现社会再生产要求的客观比例以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发挥市场主体配置资源的主动性,是我们要利用市场经济的主要方面。《决定》指出,要"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重要方面。但是从宏观层面来观察,暴露出市场失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重大经济结构失衡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只能依靠周期性爆发全面生产过剩危机来解决。例如,从美国开始的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在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这两个领域重大经济结构方面配置失衡的结果。有人说,可以通过危机形式来调整,表明资本主义还有自纠能力。不过,不能把这种"自纠能力"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优势和具有生命力的表现,这恰恰是它在资源配置上丧失效率的最致命的弱点。"十年一次的危机不仅毁灭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且毁灭生产力本身的一大部分以此来重建平衡。"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萎缩超过7%,本月英国智库发布数据表示,长达6年的英国大衰退宣告结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刚回升至2008年3月的水平。这不能说成是资本主义市场配置资源高效率的表现。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 20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至今的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形式。我们应当坚定地树立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弊病当前还主要发生在地方政府身上,这当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消除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必须实现凡市场能发挥正面作用的活动,都应交给市场,不这样就不能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的长处。一方面,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要把市场激发起来的活力引导到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这些重大目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