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自从1996年确立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相应地,中国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分量也一直呈现升高之势,“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演进只能用奇迹来形容。”⑨。不论是梅德韦杰夫2008上任伊始还是普京2012年重返总统宝座后都把中国作为独联体以外的首访国家,都表明了俄罗斯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间新型关系的典范,我们两国间没有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成见。这就意味着俄中关系非常稳固,不受当前局势的影响,这一点在当今这个明显缺乏稳定和相互信任的世界里显得异常可贵。”“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巩固地区和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⑩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阿·德金评论认为,俄罗斯继续面向欧盟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因为欧盟是世界上最缺乏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它将比其他地区更难走出世界经济危机。经济中的不利形势尤其是国家财政方面的问题将因消极的社会进程特别是持续恶化的就业形势而变得更加复杂。此外,欧盟成员国节能技术不断改进,同时欧盟还大力实施所谓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所有这些都造成,欧盟成员国没有能力扩大俄罗斯出口商品尤其是能源商品的需求。同时,俄罗斯看到,欧洲并不急于与俄罗斯建立共同的经济区或者自由贸易区。俄罗斯清楚,它有机会而且也需要与中国合作,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同中国为敌;此外,俄罗斯还十分明白:只要欧洲与美国纠缠在一起,所建立的这种团结一致的联盟就是俄罗斯不可能进去的,“为了平衡这种形势,于是莫斯科便在东方寻找盟友。在南方俄罗斯没有这样的盟友,并且在可望的将来也不会有,因为那里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样一来只有中国可以成为盟友了……与中国“共舞”—这是俄罗斯领导人所采取的一种正确的进攻性政策,因为就今天俄罗斯所处的地缘政治的方位来看,它必须这么做。”
而对于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态势,中俄两国官方的评价用语都是:“处于历史最高点”。2014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举行的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以及两国所签订近乎天文数字(达40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不仅表明双方战略互信已经得到增强,而且凸显了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度。普京总统指出,扩大与中国的交往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选项。目前俄中合作已进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堪称“史上最好”。通过共同努力,两国已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典范。这种合作应当成为大国关系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尊重彼此的根本利益,为造福两国人民而务实工作。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伙伴关系,完全符合俄罗斯和中国的利益。我们之间没有遗留任何可能对加强全面合作产生负面影响的政治问题。“俄罗斯非常需要一个繁荣的中国,同样地,我相信,中国也需要一个成功的俄罗斯。我们两国的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而是旨在实现共同发展和加强国际社会的公平和民主原则。也正因如此,符合时代潮流。”
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需要
几百年来,俄罗斯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落在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中心的欧洲部分,而西伯利亚和远东一直都是俄罗斯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不过,远东地区的矿产、水力和动植物资源却非常丰富,占到了俄罗斯总资源的2/3。1991年独立以来,俄罗斯领导人虽然也多次声称要开发远东,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少有切实的举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与邻接飞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实际上,能否借用“亚太之风”有效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不仅事关俄罗斯的国内发展,而且与俄罗斯能否成为一个亚太大国甚至世界大国息息相关。“在俄罗斯多方位外交政策的图谱中,亚太地区具有日益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由俄罗斯属于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这一地缘状况所决定,而且在于俄罗斯需要利用亚太地区快速发展所提供的机遇以落实西伯利亚及远东的经济发展纲领,同时也是出于巩固反恐领域的地区合作、确保安全及协调不同文明间对话的需要。”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出,“迅速发展的亚洲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亚洲方向上俄罗斯的内政与外交政策是紧密结合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俄罗斯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相联,没有这一发展不能保证国家东部边界的安全。”2010年7月2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哈巴罗夫斯克召开的“远东社会经济发展”会议上曾经表示:“推进与亚太地区的更紧密合作,有利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加入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将为远东乃至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潜力。”在2012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符拉迪沃斯托克峰会召开前夕,普京也特别撰文指出:“俄罗斯不会对亚洲事务坐视不管,不论从历史还是从地缘角度来看,俄罗斯都是亚太地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全面走向亚太地区是俄罗斯辉煌未来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砝码”。
为了切实改变中东部地区的落后现状,俄政府从2009年开始,陆续公布旨在促进中东部地区发展的多个战略规划。2009年底,时任总理的普京批准了《俄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将分三个阶段实施,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巩固采掘业、发展加工业、加强新兴产业建设和科技创新、促进与全俄经济一体化及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实现远东社会经济发展到2025年达到全俄平均水平的目标。2010年夏天,普京签署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10年战略。按照俄政府的设想,西伯利亚地区在未来10年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5.3%,年均投资增长为9%~12%,而居民人均收入每年也将增长5.5%左右。针对东部地区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2012年4月11日普京在其总理任期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发展应该受到格外的重视,这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普京在这份工作报告中确定了政府未来工作的五大优先方向,其中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位居第二。同年6月,普京签署总统令成立了远东地区发展部,同时筹备设立直属于总统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国家开发公司,专门负责管理俄东部地区60%领土上的大型项目的招投标和建设。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开发的具体实施计划方面,2013年4月2日,梅德韦杰夫在主持远东和贝加尔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会议后宣布《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正式生效执行,这意味着远东地区的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2012年俄罗斯将APEC峰会搬到远东举行,一方面是想拉动远东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其开发远东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