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正当其时(3)

创造与一个大国相对应的理论支撑

寻求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夏立平说,“当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水平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者不无遗憾地向记者表示,虽然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已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探索,但能够被普遍认同的有理论体系的中国学派尚未浮出水面。尽管如此,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前景,许多学者仍然充满期待。

“中国学者迎来了理论创新的大好机遇。”阎学通认为,理论创新的前提是现实环境的深刻变化。在未来几十年内导致国际关系环境、国际现象发生变化的最大事件就是中国的复兴。中国将如何影响世界?中国影响世界的结果与过去有何不同,影响世界的具体方式又有何不同?这是外部世界试图研究的问题。阎学通说,研究这些问题,中国学者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亲身参与到中国走向复兴的进程中,比别人更了解中国,更有理由发现客观规律。”

秦亚青提出,近年来,国际上的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的新态势。实践理论、比较体系研究等呈现出巨大理论潜力的研究都不再只是美国学者的成果。这些新研究根植于不同地区的地缘文化背景,生发于不同地区的对外关系实践。“这启示我们,理论不是理性的、超然的大脑思考出来的抽象的东西,而是基于深刻的草根实践而来。”秦亚青认为,中国的实践、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在复兴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方式,都会给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丰厚的素材。

多位受访学者表示,大国需要创造出相应理论支撑其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霸权护持,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最终必须回答“大国如何和平融入国际社会”这一核心问题。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应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学术智慧。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