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改革的重大关系做改革顶层设计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过去习以为常、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可能不仅不再管用,甚至还会带来负面效果。中国社会的改革要从单兵突进走向全面改革,从外围切入走向深化改革,从拿来走向创新。更重要的是,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进行协调统筹与顶层设计,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最主要的任务。
抓统筹就是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的问题,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在统筹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
当然,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是基础性工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向前展望,提前谋局,这样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要求。顶层设计既包括总体部署,又涵盖具体方案。对于改革领导小组来说,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已经有了,这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战略部署,现在需要抓紧的是施工方案,要通过施工方案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就是要在这六个方面先拿出科学规范,说得通做得到的工作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顶层设计片面理解为“方案设计”。现在一些人提出的一些改革方案不是从教科书上照抄下来就是从外国人那里照搬过来,这样的设计与中国火热鲜活的改革实际相差千万里。中国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就是看到在鲜活的实践面前,任何“计划”都是苍白无力的,市场经济最神奇也最让人敬畏的地方就是市场中各怀心事的主体通过自发的博弈与磨合而各得其所。我们不能用“计划”的思维来进行“市场”的实践,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搞市场经济的改革,不能改革走了30多年之后又退回到原来的路上,对所谓完美、超然改革方案的信奉与膜拜实在是典型的计划思维,指望用一套方案通吃改革打遍天下更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