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人才开放:党管人才的新高度

核心提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要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行为,推动政府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

阅读提示

世界之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争。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外国专家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商品的对外开放,资本的对外开放,人才的对外开放。人才的对外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也是党管人才的新高度。

重中之重:盯准高端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与外国专家座谈时指出,“我们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将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开放地引进外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这里的“三更”信号,对我国的人才引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世界“人才战争”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争夺焦点,世界各国都缺(包括发达国家),就看谁能抢先一步。据国家科技部一个课题研究,我国现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仅1万人左右,到2020年要达到4万人,缺口高达3万人。因此,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提高人才开放的水平,重点应该定位在海外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笔者认为,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要引进外国人中的高端人才。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层次,是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以吸引留学人员为主的“千人计划”,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三层次,是要引进海外华侨中的高层次人才。海外有5000万华侨,必须很好地开发利用。

此外,笔者一直有个观点,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制度。世界人才竞争,根本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为什么全世界的人才都往美国跑,是因为美国的人才制度好,它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财富积累,有利于投资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指出的:“要继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才给予表彰奖励,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历史发展中的最好时代,中国古代历来有“广纳贤才为我所用”的思想,在这样一个时代,更应抓住机遇,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聚集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打造一个让全球人才来中国发展的“中国梦”。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党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