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治理:提供有效的宗教供给
人类的思想与行为是多元的,存在差异,因而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一些极端性的宗教教派和社会组织。但是,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极端教派或组织会时刻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制裁,其规模一般不会很大,也就只有极少数人才冒险加入。目前,邪教在我国的活动日益猖獗,特别是现在极端宗教组织又有与暴力恐怖主义合流的态势,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为什么邪教或极端组织会有如此大的发展?为什么很多人会冒险信仰危险的邪教?从社会科学的视角看,首先是这些组织满足了信众的精神需求。宗教社会学家认为,人的宗教信仰需求是基本稳定的,近乎一个常量;社会需要考量的,不是如何降低、削弱或取消人们超越性的精神需求,而是提供何种产品满足之。任何宗教组织的存在与成长,都是满足信众需求的结果。谁能为信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谁的教会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成长。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宗教供给,这样的教会就会衰弱、被淘汰。
古今中外的历史实践表明,要从根本上遏制极端教派的危害,就必须让合法宗教获得健康的良性发展。我们不能把合法宗教作为异己力量看待,我们也不应把宗教信仰者的增多看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败。合法、公开的宗教活动,是社会的良性因子;摧毁了他们,将无法控制社会癌细胞的扩散。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14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暴力恐怖活动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习总书记还专门论述了宗教在维护安全和安定中的角色,这就是“要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作用,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正面引导,既满足他们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现代社会,只有理性的、以文化人的宗教的充分发展,才是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根本所在,合法宗教的良性发展是遏制极端教派的最有效工具。因而,做好邪教治理工作,需要高水平地保障宗教信仰自由,需要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作用,更需要提供有效的宗教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