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媒介都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苏联解体过程中,随处可以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您认为当前我们该如何汲取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李殿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确实如此!现在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原因和教训的研究和争论仍在继续。尽管存在诸多不同观点,但总的看来,戈尔巴乔夫等人利用历史虚无主义,推行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当时,在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过程中,一些带有官方背景的文学作品、新闻媒体和出版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当时《忏悔》这部电影,描写了上百万人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失踪的悲剧,它是在时任格鲁吉亚党委书记谢瓦尔德纳泽支持下摄制完成的,雅科夫列夫曾说,《忏悔》的公映是苏共“意识形态崩溃的开始”。结果,人民的思想被搞乱了,社会主义的形象被玷污了,西方“民主”制度被美化成世界历史的最终归宿。随着思想的崩溃,苏联解体成为无法逆转的事实。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苏联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境内外反华势力从未放松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图谋。分析历史虚无主义,要看到这样一种背景!毁灭民族的历史记忆,动摇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善良的人们应该深长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