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摘要】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充满了对人性解放的张扬和对正义制度的追求,这对于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改革以及反腐败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文章从马克思的国家伦理观、人类本质论和人性解放理论入手来考查马克思政治伦理的时代性和超越性,从而透析我国政治生活树立“以人为本”、加强官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 人的本质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的改革定调为“深水区”,多项民生改革破冰前行。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指导当前改革的有效理论武器。马克思对正义社会、人类自由的不懈追求,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认识,都可以成为我们当前制定各项改革、坚决反腐、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伦理标准和价值尺度。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构成

马克思的国家伦理观。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国家伦理观。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组成的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在对伦理和国家间关系的研究中,黑格尔带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他提出伦理是一种脱离物质世界的精神层面的有机物质,具备固有的发展规律。在黑格尔眼中,伦理精神经过分化和返璞归真后升华形成了国家制度,国家是绝对自由的理性概念,也是伦理的现实表现和最高环节,它包含着家庭和市民社会①。马克思认为国家是由家庭和市民社会发展而来,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家庭是国家的自然基础,市民社会是国家的人为基础,二者构成了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国家是在家庭关系和市民社会关系中诞生的组织形式。由于家庭关系和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的存在,因此必须从市民社会角度入手才能正确认识国家的本质。

人类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类的本质。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是理解政治伦理的开端和前提;人的本质的实现是政治伦理存在的价值体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发展的过程,对于人类的本质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②。

首先,马克思主张人的本质应兼具“社会特质”和“私人特质”。他认为国家职能的履行和权力的实现依靠的是个人的作用,因此,要用社会性来考查人的本质。这样马克思就把人的社会特性与私人特性(自然本质、外部容貌特征等)区分开来,但是要知道这种区分不是对人的私人特质的排斥,马克思在强调人的社会特质的同时,承认胡子、血液等私人特质是生命的自然基础③。其次,马克思认为人是“总体特性”与“个体本质”的统一。在马克思的人类本质理论中,人是唯一的有意识的、自由的类存在物,是总体特性(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体,是能够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存在主体。

人类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他意识到,政治解放不能解决因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而造成的人类本质的异化,人类解放才是一条根本途径,它比政治解放更高一层,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真实形式。社会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又是人类本质的外在表现,因此人本身才应当是对社会进行评定的标准。一个社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时代要求,要看这个社会是否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能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性,这样就消除了社会和个人的对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马克思   伦理   启示   思想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