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益整合是政党的一项基本功能,更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优势。有效释放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直接关系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文章基于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视角,从执政党和民主党派的党内建设,利益整合的制度和方法等方面分析我国多党合作中利益整合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利益整合 多党合作制 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政治生活中,整合社会利益是政党的一项重要功能。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①政党通过利益综合,减少利益冲突,促进利益整合。②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在凸显其利益整合的功能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多党合作制的利益整合功能现状分析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科学决策的一项基本制度,突出的是合作。多党合作制具有多种功能,如利益整合、政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监督等,尤其在利益整合方面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利益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在客观上也对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具有明显的利益整合功能优势。“多党合作制作为一种政党制度,实际上是一架整合各种政治需求和政治资源的机器,也是一架利益分配的机器。它通过自身制度化、规范化的运作,尽量包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尽量吸纳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理想,成为社会各方面表达自己利益要求的重要渠道。”③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合作型政党制度,具有完全不同于无竞争型和竞争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主体的相容性、关系的合作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是其结构的主要特点。该结构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具有与无竞争型和竞争型政党制度所不同的功能。社会整合、政治参与和社会稳定是其显著的功能优势。鉴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各种类型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复杂。多党制的社会整合功能可以有力协调多元利益主体诉求,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目前,中国多党合作制的利益整合功能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利益整合主体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作为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力量,执政党在社会公共权力意志形成和实际运行中处于领导地位。然而,某些领导干部的宗旨和服务意识却越来越淡薄,而权力意志却越来越强,以权谋私,以权牟利,权力寻租导致的腐败问题越来越多,这腐蚀了领导干部,损坏了党的形象,也间接影响到了党的执政合法性。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一些领导欠缺正确的利益观和权力观,作为多党合作的领导力量的执政能力亟待提高。民主党派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暴露出参政能力不足,参政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也需加强。
其次,利益整合对象的非群体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走向纵深,公民的权利意识开始提升,且整个社会的原子化趋势越来越强。个体更多时候是通过自己的渠道表达切实的利益诉求,而不再是依附于单位或者某个组织团体发声。这样,就会出现较多的利益诉求和反馈迟滞的问题,政府服务于公共利益,更多时候的决策是站位于整体,而对特殊个体的利益诉求往往无单个具体回应。这就会在客观上导致个体利益诉求和公共政策之间的可能矛盾。对执政者提出利益协调和整合方面的更高要求。
最后,利益整合制度及手段的不完善。利益整合是以制度为保障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下,由于制度的供给不足,造成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的缺位,也使得社会强势群体在无法获得有效的制度的供给情况下往往凭借自身的优势强行向社会公共权力索要利益与好处,造成无序的非制度化的状态。利益整合机制手段的不完善最主要表现在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方面,而利益表达渠道的主要问题就直接反映了党的利益整合机制建设不足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我国公民利益表达途径很多,如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政党组织(包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然而实际上只有党的利益表达渠道才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他渠道大都要经过党的利益表达渠道才能进入决策中枢,依附性较强,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此外,我们对于这些利益表达渠道的规定往往停留在宏观的原则性的层面,而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相对缺乏。
多党合作制利益整合功能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需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治理问题也愈来愈突出。而鉴于我国多党合作制的利益整合功能存在的一些缺陷,社会阶层结构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的现实,抵制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冲击的需要,这些都迫切地需要多党合作制的利益整合功能的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