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应发挥何种作用
休谟曾说过:“人诞生于家庭,但须结成社会,这是由于环境所需,由于天性所致,也是习惯使然。人类这种生物,在其进一步发展时,又从事于建立政治社团,这是为了实施正义。没有这种执行机构,人类社会不可能有和平,不可能有安全,也不可能进行相互交流。”⑥由此可见,任何群居的共同体都需要依靠一定的权威和权力来规范和维护一定的秩序,公权力的产生是人类生存之需要,是自然产生的。那么公权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才能满足和符合人类的最初需求呢?
公权力应维持最基本的社会公正和实现社会正义。正如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国那样,一个理想的哲学王应该是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人类社会更应如此,它应该是有序的理性的,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然而人的欲望无穷,而社会的资源又是有限的,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人与人之间会发生以强欺弱的社会问题。因而人类需要公权力的介入,通过强制的手段解决各种纠纷,对侵害他人利益者进行处罚,进而维持社会公正,实现社会正义,保护弱者的权益。
保护私权。公权力是私权利的对称,人类社会产生公权力,其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共同体成员的私权利。虽然为了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持公共利益,公权力被赋予具有公共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征,但是行使公权力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私权利。因而当公权力产生之后,人们又研究各种方式方法去控制和规范公权力,保障其行使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实现其保护所有平等主体权利的作用。
维持社会秩序。“事实上,在一个大型社会里,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维系社会秩序。这就需要权力这种‘公共产品’的介入。只有权力的介入,才能阻止部分人从破坏秩序中获取超额利益的行为,从而防止社会失序和解体。”⑦这是权力最基本的作用。在这个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各种非国家的社会组织)都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某一领域社会秩序进行维护,例如律师协会维持律师执业的秩序,学校维持教育的秩序,国家共同体维持国家的发展秩序,国际共同体维持良好的国际秩序。
防范和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保证人的生存和发展。当公民个体独自面对自然时,他的力量是弱小有限的。而对于各种自然和社会灾害,公权力则可以动员和集中社会力量预防它的发生或与之进行抗争,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例如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对于突发性疾病的防控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行为单靠一个或者几个人是不能实现的,需要公权力的力量组织共同体的成员共同去完成。
解决不同共同体之间,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矛盾,保证其和谐相处。不同的共同体之间,以及共同体的成员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确处理解决这些矛盾,保证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例如国家共同体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维护正当权益,惩罚侵害行为。对于国际共同体之间的矛盾,由国际公权力居间调节和斡旋,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解决问题。
公权力异化的原因
“公权力的异化是指权力的运行及结果与它的自身相背离。”⑧公权力的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产生和发展都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其应发挥人类所期望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行使公权力的主体背离公权力的应然状态而损害共同体成员的合法利益时,权力就已发生了异化。笔者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公权力自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其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可能不发生此作用。虽然有学者主张公权力的服务性,但是不能否认公权力本身的公共性、权威性、强制性和相对独立性,而相对人则要服从于公权力。当公权力从共同体成员中脱离出来,独立运作时,由于缺乏共同体的监督,就会发生如下后果:一方面如果公权力是正当公正的行使,其发挥的作用就是积极的,对相对人而言是受益的;另一方面,如果公权力行使者利用职务的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则会侵害到相对人的利益。因而权力是把双刃剑,当权力在行使过程中背离其最初的方向,极可能发生异化。
社会存在公与私的矛盾,当私人在履行公权力时,很可能致使公权力发生异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对人的本性做了分析,他认为人是有感情的,人不是天使,人除了理性之外还有感情和欲望,单凭人的统治易产生种种弊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政体划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认为各种政体都可能腐败、蜕化,以致这种政体不能继续在这个社会存在和维系。而导致这种政体腐败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政体中的主导性群体的主导性精神、观念的腐败。由此可见人的本性中有私欲的存在,当贪婪进入人的心理之后,欲望便会改变行为的目标,因而当此人在行使公权力时就会导致权力的异化。
掌握公权力的人行使公权力的能力变弱变差,也会带来公权力异化的后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前夕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有如下阐述:“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毛泽东的这段话充分说明,驾驭公权力的能力很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掌握公权力和行使公权力的人就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驾驭权力地能力,不断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如果掌握公权力的人一旦不能有效的行使权力,自身不求进取,不懂装懂,并且摆出官僚作风,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让权力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