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3)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由于快节奏的生活而忽略掉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原则。这就体现出了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主流意识形态、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价值目标层面、社会层面、个人行为层面凝练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其提出正是要挖掘和释放出人们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起到调节个人与祖国、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尤其是个人行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准确揭示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应当具有的态度。

消除人们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的曲解和误读,除了要发展物质文明充实人们的口袋之外,更要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发展的认知水平,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每个中国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才能既成就个人事业,又推进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

民族复兴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理由。悲观和消极抱怨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增大社会发展的阻力。我国社会发展中虽然存在缺陷,有许多现象让我们不满、不解甚至失望,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不容否认: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发展到完美程度的国家是不存在的。祖国和我们血脉相连永远割舍不断,若我们不努力改善她,而是嫌弃甚至抛弃她,那最终被抛弃的将会是我们自己。

我们不能因为发展中的阶段性矛盾就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应该坚信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只有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智爱国,理性看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能像习近平主席描述的那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就一定能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

(作者分别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张蕾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中国   社会主义   特色   发展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