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政治学的当下使命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摘要】当前中国政治学需要有“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气魄,从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近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当前中国政治学需要以创造的精神与活力,为推进我国政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当前中国政治学需要有自我超越的勇气和胸怀,为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果提供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政治治理现代化 借鉴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只有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才能为阐明中国独特的政治形态、独特的政治发展道路、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提供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只有将政治治理能力作为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才能为推进我国政治治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指引方向;只有重视并且善于学习、完成自我超越,中国政治学才能为中国政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果作出贡献。

立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当今中国任何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对相关文化或文明成果的发掘、继承、借鉴基础之上。从中国人的文化历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成为影响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三种主要思想文化。中国政治学恢复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既是中外思想交汇的时代,也是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碰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近现代西方政治文化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治学者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思想资源。为了夯实学科的知识基础,成长于这一时代的中国政治学者对各种思想资源表现出包容的心态,并致力于从各种思想资源中开发出有益的政治学知识。

经过中国政治学界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政治学原理得到系统梳理与研究;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潮及政治学原理得到介绍与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恢复并发展。然而,随着中国政治学界对三种思想资源梳理的日益系统化,以及在分析理解、知识运用上的日益成熟化,一些分歧与问题也随之产生。囿于三种思想资源事实上存在的差异,中国政治学者无论是编撰大学政治学教材还是进行相关学术课题研究,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分野,学术观点上的争鸣也时有发生。学者们在阐释为什么要坚持某种思想资源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的同时,也不得不现实地面对如下的一些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如何增强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近现代西方政治学中有益的知识成果如何实现本土化?无论什么思想源流,无论什么学术概念、理论学说,只有符合客观实际,才具有解释力并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玲玲]
标签: 政治学   中国   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