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经济学视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市场在某些情况下会失灵
文汇报:您是否认为,二战后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对整个资本主义体制的不稳定,包括危机的爆发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赫尔:是的,我认为许多经济学理论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经济学和物理学混淆在一起了。我们知道最早的经济学家深受犹太物理学家的启发,于是他们把经济学或经济视为一个孤立的系统,而不是和社会的其他系统整合在一起。但如果是这样思考的话,肯定就会造成误解,你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市场在某些情况下会失灵。
我认为市场失灵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货币和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关于自然的问题,以及宏观经济的需求管理。这些领域都需要有深远影响力的规制手段。而且如果不对市场进行规制,就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而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特征,而这会导致一个不公平的社会。正如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曾经说过,经济要获得发展,必须是在所有的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有序竞争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收入分配过于不公,那么社会参与和社会进步就没有办法实现,社会的聚合力就会受到破坏。大家看看圣保罗或约翰内斯堡就会知道,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由于收入差距极其巨大,人们甚至无法非常安全地在马路上自由行走。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富人们消费不足,他们把很多财富储存在那里,导致消费需求的停滞。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投资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里也就变得没有吸引力了,就会导致一个停滞的经济体。这也是为什么像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等美国经济学家会预计,美国将经历非常长期的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他们认为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将被消耗殆尽,如果不对其制度基础进行彻底改造,美国是不可能进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时期的。
文汇报:一般而言,监管与规制应当有所不同。您谈到在货币和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关于自然的问题,以及宏观经济的需求管理等领域,都存在市场失灵。那么,应该如何对这些领域进行规制?
赫尔:对于货币和金融市场领域,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分立,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另外我认为,对于国际资本流动也必须有选择地进行规制。
对于劳动力市场要进行严格规制,一是出于工资分叉模型的角度。为了在西方国家里重新实现经济的繁荣,必须要大幅度地减小工资差距。另外,人们现在对货币,甚至对西方的中央银行也越来越缺乏信任度。如果人们对供应量方面的基础不再抱有信任,那么现在只能从成本费用方面思考,即在工资方面进行思考。工资成本是价格水平非常重要的一个解释因素。如果工资成本往下降,比如说像在日本就会导致滞胀,但是工资涨得过高也有问题,会导致通货膨胀。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规制都不够。在中国缺乏经过协调的工资成本的发展趋势,而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协调,很容易会导致通胀或滞胀。如果从工资分叉模型的角度,即差距的角度来看,中国也存在问题。
工会在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可以限制工资差距,全世界范围都有非常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一点,工会力量的强弱和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就是,工会强、工资分叉会小。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工会的力量很强,它也必须承担起宏观经济上的责任。因为工资增长幅度必须考虑到中期里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包括利率或通货膨胀都要考虑进去。如果生产率提高了6%,通货膨胀有3%,工会应该提出从宏观经济上比较合理的增长要求,即9%。所以,在这个方面工会可以扮演积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