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上海自贸区要做好服务业开放大文章(2)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

安全不应成为推迟开放理由

解放新论:一直以来,一些国家很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但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我国开放服务业步伐始终较为缓慢。现在少数人依然担心,扩大服务业开放会否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隆国强:有人可能觉得开放不安全。但其实,封闭的经济风险同样不小,譬如国际上一些国家老不开放,造成了产业竞争力的低下,甚至是粮食短缺。这算不算不安全呢?但简单认为越开放就越安全,也是有点问题的。比较准确的说法应是,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开放步伐和一个国家的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相匹配时,开放就会比较安全。如果风险管理能力低,但开放的步骤很快,该国就可能在得到开放成果之前,先尝到开放带来的风险和冲击。因此,我们始终主张渐进式开放。

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成本较多,总担心会不会威胁经济安全;看收益较少,甚至觉得服务业太“虚”了,认为服务开放除了生活便利一些外,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这种低估服务业开放好处、高估服务业开放风险的情况,直接导致了我国服务业开放政策上的滞后。我们现在需要扭转这个观念。当然,服务业开放有成本,也有风险。但服务业大约有160多个子部门,只有少数敏感行业如信息服务、金融等涉及经济安全,一般的服务业如建筑设计、养老、医疗等并不涉及。国际经验也显示,服务业开放最大的阻力,其实是既得利益,而非安全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安全为由推迟服务业的开放。

当前强调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要打造“升级版”、切实转型升级,就必须要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国内一些先行地区如上海,经济转型已经走到一个新阶段,要争创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打造“四个中心”,都需要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这时服务业竞争力不够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要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应从两方面着力:一是扩大对外开放,引入竞争,引入新的服务业态、人才、管理模式,获取开放带来的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二是对内放松管制、扩大准入,增加竞争。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自贸区   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