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韩剧的“浪漫”与中国的“焦虑”(3)

有趣的是,封面女郎带给男人们的欲望分裂,也会同样发生在都敏俊的粉们身上:封面女郎激活了男人们的浪漫欲望,现实层面上却永远没有机会实现这种欲望;都敏俊的No Body也恰恰证明女人们只能想象出这样一种美好的空壳男人。正是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让“出色男人”的时代不再有,让这个时代,不再是男人有能力创造奇迹和伟岸的时代,女人们想象都敏俊的欲望,也就没有机会实现了。

4

显然,我们看到了韩剧的浪漫,却也应该同时看到,这种所谓的浪漫并非真的是无根无据的“人性的天性”,而是深植于实实在在的现实困境的土壤。这些年来,国人早已经不信未来社会有值得奋斗牺牲的意义,也就不再从未来的角度审读和理解当下的生活,而是只能在“当下”搜寻活着的价值。而这个“当下”又常常不令人满意,于是韩剧提供的浪漫景观的冲动真是来得及时:当人们早已经没有能力想象未来的时候,也就只能在“当下”寻找美好,韩剧恰如其分地担当了这个“当下”的永恒载体。MTV 式的镜头语言、令人泫然欲泣的献身表白以及相拥相抱的雪花漫天,无不宣告一种召唤性的逻辑:韩剧不仅仅是有品质的审美和爱情方式,还是有品质的生活方式;韩剧在为你制定活下去的理想和勇气。

所以,韩剧的热,背后恰恰是当下中国价值理想的冷;韩剧的魅力四射,恰恰是当下中国人除了爱情之外皆无光彩的心灵;韩剧的悲喜背后,凸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现实失望之余对梦想的偏执。

进一步说,这一次“韩潮”来袭,既不是好莱坞视觉景观的震撼性征服,也不是哈利·波特图书带动影像、影像带动玩偶的“爆米花经济”,而是制造“浪漫综合征”,用“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和好的生活”的无影脚击倒各种对手,拿下处在现代转型焦虑中的中国观众。韩剧带动了服装、佩饰和电子产品的中国市场,也就自然规定了一代青年人的美学无意识。而不知不觉间,对于韩剧的偏执,变成了对韩国文化魅力的偏执,并最终导致了“反对韩剧就是反人类”的潜意识。

显然,韩剧变成了一个“文化综合工程”:全球景观的生产、独立女性欲望的激活和审美刻板印象的塑造,三管齐下,令人眼花缭乱之余,入其彀中矣。

简言之,这里全是“美”,你还想怎样?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韩剧   国产剧   中国焦虑   韩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