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的热,背后恰恰是当下中国价值理想的冷;韩剧的魅力四射,恰恰是当下中国人除了爱情之外皆无光彩的心灵;韩剧的悲喜背后,凸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现实失望之余对梦想的偏执。
1
韩剧再次来袭,众人奔走相告,仿佛是对去年那位声称看韩剧的人基本是低学历、低智商的学者的一种回应。今年韩剧观众明显提升了学历层次,也扩展了影响人群的范围。从大学女生的尖叫到学府教授的赞许、从闺蜜们窃窃私语到“两会”期间的借题发挥,生活了四百年的都敏俊和有点儿二的千颂伊这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刹那间变成了千百万国人心目中的爱情。就连地下室书房和茶几绿化,也突然变成了房屋装修的新规范,为大家提供着新的生活梦想。
于是,“韩剧”再次并立刻成了新的文化分水岭:爱韩剧的一方和不爱韩剧的一方。前者仿佛又能找到了印证人性之善良、性情之浪漫的镜像,而国产影视理所当然成了大家分发口水的集散地;后者则面带冷笑、脸色严峻,坚定不移地相信爱韩剧之误国误民,感喟长此以往或可天塌地陷、鬼神颠倒。两面的人少不了隔空的连踢带打,脑残和弱智等词语仿佛香水店里免费试用的各种气味,弥漫在每个空间角落,让来往的人们有点头昏脑涨。而“韩剧”借此摇身一变为中国大众文化的典型现象,凸显出当今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种种有趣问题。
2
一个记者采访我时给出的问题是:国产电视剧应该从中学点什么?我觉得这样的提问很有趣,因为,记者显然认为国产剧不如韩剧乃是不证自明的事实,已经不必先请教一下我这个仅仅活了四十多年的教授的意见了。
果真要拿国产剧跟韩剧比,胜负之数还真是不好说。长期以来,国产电视剧面向国内观众展开,主题自然跟吾国吾民的民生政治和历史困境有巨大关系;而各种抗日神剧和伦理笑剧一旦漏洞百出,自然变成全民狂欢吐槽的对象。有时我会觉得,国内电视剧也有精心制作、品格高尚的作品,但却被众多烂剧淹没。只要能签到星频道,就有人看得如醉如痴,何必耗费心力精雕细琢?相对而言,韩剧就好像是不得不出门逃荒混生活的全球流浪者,要想在人家门口赚来认同和兴趣,不免要打起百般精神,努力把“韩国形象”打造成一种“全球景观”,将影视主题,锻造成放之四海皆有人光顾的“人类主题”。所以,我们在韩剧中看到了一个繁荣富足而美女如云的黄金社会。这里可不是乡村爱情故事的土里土气,也不是什么泰囧路途的狼狈不堪,而是随处可见的“甜蜜的忧愁”与“精美的怨怼”。一场四百年泪水浸泡的恋情,永远比激战四十多天的长沙更容易让人们投入情感。在《主君的太阳》中,太恭实穿越阴阳两界,虽不能呼风唤雨,却也可以化人鬼干戈为世上之玉帛,在我见犹怜之间凸显爱的纯粹与情的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