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改革的阻力:利益集团干扰、制度惯性等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紫光阁论坛上谈到,现在深化改革遇到的阻力,包括利益集团的干扰、制度惯性的存在等。

厉以宁说,现在深化改革遇到的阻力,第一,利益集团的干扰。第二,制度惯性的存在。制度惯性在经济学里面又叫路径依赖,就是说老办法习惯了,老的一套适应了,所以人们不想变,也不准备变。第三,要有完善的、独立的市场主体。没有完善的市场主体,市场化改革是难以推进的。我们正在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通过民营企业的转型,来逐渐使市场主体完善化。第四,就是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就是道德力量的作用。道德力量的调节是重要的,在没有市场调节,也没有政府调节的时候,它是唯一的调节。有了市场以后,必须要有完善的道德力量的调节,要有有效的道德力量,这样,市场才能更好地起作用。人一定要讲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是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的。

讲话全文如下:

  效率、道德调节和社会和谐

  ——在第五届“紫光阁论坛”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效率的双重基础。

我们经常谈效率,效率其实有两个基础,第一个基础是物质技术基础,包括现有的厂房设备,也包括劳动力等等。效率的第二个基础就是道德基础。如果仅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而超常规效率来自何处?来自效率的道德基础。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国民有那么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有那么高的工作效率?就是因为效率的道德基础起了作用。没有这种道德基础的话,不可能发挥这么高的效率。

又如特大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大地震、大洪水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全国都有那么高扬的抗震救灾精神?也是因为效率的道德基础起了作用。

再比如,为什么移民社会的效率非常高?闯关东,从清朝中期以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山东人闯东北。那种凝聚力,那种开发精神,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是道德力量的作用。同样,山西人走西口,广东人福建人闯南洋,也都是依靠道德力量发展作用,它把整个家庭家族都凝聚在一起了。我们到福建龙岩参观土楼,土楼是客家人南下以后在那里居住的,土楼都很大,有方的有圆的,有些是上百户在里面住,外面有土墙。放火烧,土越烧越硬,包围也不怕,别人也打不进来,客家人靠的就是家族凝聚力。我参观以后很有感慨,临走时让我题词,我想了想,写了七个字:“人情道德一楼中。”土楼反映了一种道德关系,客家人在当初的蛮荒之地扎下根来,最终从这里走向全世界,这也是道德力量起了作用。

  第二个问题,道德调节。

我们的社会有三种调节方式。市场调节是第一种调节,靠一只无形的手来支配资源的配置。政府调节是第二种调节,靠政策、法规、法律起调节作用,这是一只有形的手。道德力量调节是第三种调节。

既是无形却有形,既是有形又无形。有形的是靠乡规民约来管理的,无形的力量就是自律,都是道德力量的调节。难道第三种调节真的存在吗?当然。市场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原始社会解体时,部落之间出现了商品交换,于是就有了市场调节。政府的调节就更晚了。但人类社会存在的历史,少说有几万年了吧,更远一些据说有十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既没有市场,也没有政府。但人类社会存活下来了,而且一直在前进,是什么力量在调节?是道德力量在调节。

即使有了市场以后,有了政府以后,在偏远的地方,政府力量是达不到的,市场力量也到不了,但是这种地方仍然有人居住,为什么?这就是道德力量在发挥调节作用。社会生活是个大领域。社会生活领域中,交易行为只是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都属于非交易领域。家庭关系、家族关系、社交关系、街坊邻居关系等等,都属于非交易领域。非交易领域中,社会生活靠什么运转?市场的力量进不去,因为这不是市场活动。政府调节只规定了界限,社会生活不能违背法律,违背法律我就管你,不违背法律我就不管你。比如说,家庭关系,政府不管,但发生家庭暴力,政府要管,因为超过了道德调节的界限。但是多数场合还是在道德力量调节之中。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改革阻力   利益集团   制度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