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梅新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沦为自废武功(3)

让东部和中西部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记者:具体怎么做呢?

梅新育: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各类已经成熟的开发区、园区国有投资公司在保持控股权的前提下向社会资本开放,变现部分股权获取现金,然后以此为资本,集群“走出去”。其中,短期重点是抓住成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东部园区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和物业开发结成集群向合适的中西部地区成套输出,投资、建设、管理中西部开发区、园区,为东部成熟产业转移提供高水平的载体,帮助当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某些有诚意、且急需减轻过度负债的中西部地区,可收购其已有的园区、开发区。在这个投资过程中,东部园区和地方政府可与转入地政府签署税收分享协议,可以将管理输出与接收干部交流培训结合起来。

上述方式的基础在于东部地区国有资产质量较高,较为成熟,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获得较高转让价格;中西部地区各类开发区、园区资产则相对不成熟,资产质量相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即使向非国有资本转让部分股权,也难以获得理想的转让价格,而且不能从转让中获得自己所急需的人才、管理等资源。绝大多数投资者更熟悉东部而对中西部相对生疏,采用上述方式,中西部地区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待日后资产成熟、相关问题缓解时再行进入市场,可以获得更好价格;东部地区则可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不妨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模式

记者:您所说的这种思路和方式,有现实可能性吗?有没有先例?

梅新育:比方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该园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突破土地资源枯竭约束,通过产业置换和园区资本“走出去”扩大发展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园区国有资产重组、发展,并与产业转移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考虑园区国有资产及其调整问题,首先需要考察其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处于安全区间,进而决定其调整方式与目的。如果负债率甚高,调整的目的就应当是降低和化解债务风险;如果负债率不高,调整的目的就应当是增强控制力,实现发展。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当地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需要为园区国有资产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其效率,增强其活力、控制和影响力,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共同发展。

作为资本流入地区,中西部地区也可采取上述运作手法,全方位动员本地和外地社会资本转化为实体部门投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