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不平等现象加剧是新兴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2)

欧美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报》: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至今已近6年,您如何评价目前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斯蒂格利茨:我们现在的状况当然比当初跌到谷底时要好得多,但也没有非常大的改观。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或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working-age population)仍低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美国目前的经济仍低于正常水平约15个百分点,尽管已经开始有所增长,但也只能勉强为新增劳动力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这表明美国失业率并没有降低,约有2000万想要获得全职工作的美国人找不到工作。所谓的经济复苏让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社会上层。2008—2012年,收入增长的95%都集中到1%最富有的美国人手中,这是一种失败。美国平均家庭收入甚至低于1989年的水平,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仍不太好。而欧洲一些国家也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整体来看,尽管情况有所改善,但美国和欧洲经济都没有回到健康水平,而鉴于目前所采取的政策,短期内难以恢复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是否意味着奥巴马政府的拯救方案是失败的?

  斯蒂格利茨:恰恰相反。如果不是政府采取了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情况会比现在更糟,但这些刺激措施的时间太短、规模太小,规划也不够好。奥巴马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有一点晚。议案被提交国会讨论,但控制国会的共和党主张实行紧缩政策,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一个正常增长的经济体中,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应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美国的公共部门从业人数比危机前减少了约50万。假如美国的增长正常,该人数应该增加200万。所以我说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还不够。例如,很多钱都无条件地给了银行,却没有要求银行把钱借给中小企业,流向美国普通民众的钱少之又少,以上都是经济刺激计划中规划不完善之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似乎认为紧缩政策并非良策,如今欧洲正在实行紧缩政策,您也提出欧洲需要结构性改革。请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斯蒂格利茨:欧洲目前的经济困境,一部分是紧缩政策所造成的,并且紧缩力度最大的国家,经济表现也最差。希腊就是最好的例子,排除通货膨胀因素,希腊的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危机前低25%,出现了经济萧条的现象。德国等欧洲国家所坚持的紧缩政策使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害。

我所说的结构性改革是针对整个欧元区本身的。欧元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一些国家可以通用一种货币,还意味着各国使用了一种无法控制的货币,造成了主权债务危机,同时还使调整机制中最重要的利率和汇率无法正常发挥调控作用,造成金融系统不稳定。金钱从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贫穷国家受教育水平最高者涌向富裕国家,形成了不稳定的体制,这非但没有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反而扭曲了欧洲经济。从这个角度看,欧洲需要结构性改革。倘若欧洲要实行货币联盟和通用货币,就必须有更多的财政联邦制度,在财政方面通力合作,拥有银行业联盟,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计划,促进落后产业的发展。但今天欧洲的做法恰恰与这些背道而驰。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不平等现象   后危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