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开显历史之大美 ——三拜来新夏师(3)

期待美的历史

有人说,近年来,先生几乎是两天就写一篇文章,这样大的写作量,年富力强也受不了,更何况先生已年近九旬?先生毕其一生,纵横文史,沉潜方志,著书不胜枚举。历史学的成果就不用说了,还有目录学、方志学、谱牒学和图书馆学,在这些领域里,他都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对于学者来说,在一个专业里有所开创已属不易,在多方面都有开创就更是难乎其难了,可这难不倒他。

学术研究以外,他还写文学作品,早年创作过戏剧,晚近,随笔一本本问世,有学术性的,也有文学性的。《80后》中,有大量的文学性的文字,写得最好的,是写他幼年与小表妹的故事,那样天真无邪而又曾经沧海的文字,也只有先生能写了。……这两年,先生每出书,都会签好他的名字给我们寄一本来,他的书我们都会认真拜读,因为我们当年在南开并未真正读懂先生,现在来补课犹未为晚。

过了知天命之年,已到了该懂先生的时候。我们去天津,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望先生,先生有时候也会打个电话来,问一声,那书出了吗?每一次问过之后,他都会提起书中的“魂兮归来哀江南”,他以为我们写了庾信及其《江南赋》,可我们恰恰没写,真是惭愧,允当后补了。

先生时常问起的那本书,后来,我们改了个书名,叫做《文化的江山》,就要出版了,编辑说,请你们的师友为这套书写几句话吧。便给了编辑几个人的名字,她都联系了,可先生却没联系到。我们有点担心了,让学生到南开大学出版社去找师母焦静宜老师,才知道先生住院了,这让人忐忑。没几天,先生把电话打到我们家里,我们真高兴。先生说:我刚出院,让我动笔墨题写书名,恐怕手还不稳。先生是启功的弟子,墨宝我当然求之不得,但是决不能让先生累着。我连忙说,先生,您为这本书说句话就行。第二天早晨,先生又来电:冬君,拿笔记录。听筒那边,先生一字一句:

“历史是民族和国家的支柱与灵魂,不能有丝毫失忆。祈望国人重读中国历史。”

先生九十大寿,我们正式向先生行了拜师礼——由冬君代表刘刚,先生将他的传记托付于我们,我们没能在先生生前完成,真是愧不堪言!弟子再拜先生,愿来师在天之灵开显历史之大美。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来新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