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90岁叶嘉莹: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4)

人物小传

叶嘉莹,1924年7月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其后历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荣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开始回国讲学,先后受聘为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结束的话

你是春天一般温暖的光

今天,我们拜访文化老人的旅程终于要告一段落了。这是一趟名副其实的致敬之旅,我们踏着金秋九月的红叶出发,历时七个月的时间,先后拜访了23位80岁以上的文化老人。当这一期稿件见报的时候,户外正是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时节,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美好。

旅途中,有一件事情令人难忘。去年9月29日,我们突然接到了老诗人牛汉去世的消息,这让我们震惊不已——就在不久之前,老人还刚刚答应了我们的采访请求,没想到他竟匆匆去了。正是这件事情提醒我们,拜访这些高龄文化老人,多少是带有抢救意义的。

我们所拜访的老人,都是各自文化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仅凭我们自己的浅薄见识和区区几篇新闻稿,显然是无法展示其文化素养的。感谢这23位老人,以他们宽宏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这些晚辈,使得我们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教诲,并且记录下他们人生中的一些点滴细节。

在拜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体会到,这些老人身上真正动人的光芒,不仅是他们博大精深的文化造诣,或曲折传奇的过往经历,更是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修炼的高贵品格和人生智慧。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信仰的坚持,对文化的坚守,和对艺术的追求,而这也是我们想要借由这23篇报道传递给读者的。

我们很少有机会扪心自问:文化是什么?在今天,当浮躁的空气使得人们开始怀疑文化还是不是一片净土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似乎是很有必要自我回答一番的。重新翻阅这23位文化老人和我们说的那些话,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文化是参悟人生的慧眼,文化是诉说真理的勇气,文化是不惧寂寞的跋涉,文化是指向前方的路标。

文化,是仿佛春天一般温暖的光。本报记者 路艳霞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