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新型智库建设与思想力量彰显(5)

核心提示: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就其要义而言,就是要尽显思想的力量,在理论建设上突出“中国学派”,在战略研究上彰昭“中国意识”,在社会引领上凸显“中国话语”,在政策建言上形成“中国方案”

思想小传:

他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一书称其为中国“第四代经济学人”的杰出代表。

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翻译著作20多部,主持《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理论政策和制度架构变迁及其借鉴》等项目,担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项目首席专家。著有《画说〈资本论〉》(1996年“五个一工程”奖)、《邓小平的经济思想》、《西方市场经济模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2006年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08年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2012年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等。

他以卓著的专业水平和对社会的公心,同时担当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召集人等学术职责和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等社会责任。

他钻研学术、建言献策,更用实际行动改变中国教育、改变中国未来。他历任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大学教师、大学校长,再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教育部官员,以贯通上下、直达肌理的经验和经济学家的敏锐审慎创新教育改革。他曾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高考改革,但依然直面风险、力促革新,花费巨大力气推动高等教育制度设计和体制改革。

治学、授业、革新、实践,他始终是一个“永久牌”的耕耘者。

(人民论坛编辑部整理)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静]
标签: 智库   思想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