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老子之智慧与曼德拉精神

将老子与曼德拉联系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好像是在耍噱头。其实,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引起这一话题的是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们产生不了曼德拉》的文章。作者说,在民选国家“要赢得本国国民的拥戴,同时能赢得国内政敌的尊敬,再赢得全世界的普遍拥戴”这三条都做到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曼德拉做到了,创造了一个奇迹。作者认为中国不会出现曼德拉式的人物,这一论点刺激了笔者思考。作者的论据之一是“我们的文化里少有仁慈与宽容”“悲悯与博爱”。笔者认为,中国本不乏这类文化资源,老子思想就是典型代表。如果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老子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文化中确实有滋养曼德拉精神的文化源泉。

曼德拉精神

为什么把老子与曼德拉放在一起讨论?因为曼德拉所作所为与老子之思想精神有相当吻合之处。曼德拉让人敬佩的言行很多,但最让所有人敬佩的是他出狱前就以理性的精神、博大的襟怀,化解了心中对白人及其政权的仇恨,并且无保留地追求种族和解、社会安定、国家团结。他不仅是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的总统,更是南非历史上第一个代表所有人种的总统,赢得了原本敌对的白人国民的信赖。

一般说来,得到敌方的真诚尊重和赞扬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收买、哄骗、威胁还是惩罚,都无法得到敌方由衷的敬佩。而曼德拉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他被称为英雄、伟人、圣人的根本原因。和战场上的常胜将军相比,这需要更宽的襟怀,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气,也更为难能可贵。

他曾邀请三位看守过他的狱卒前来参加他的就职仪式,并且对现场来宾隆重介绍:“这是我的三位贵宾。”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是在作秀,不是邀买人心,更不是斗争策略,而是出于对更高目标的追求,出于真诚的种族和解的愿望。为了国家的团结,他全力支持南非举办国际橄榄球比赛。南非橄榄球队几乎都是白人运动员,与黑人似乎毫无关系。出于对白人政权的怨恨,南非黑人甚至更愿意支持本国的竞争对手。曼德拉则通过艰苦的努力让包括广大黑人在内的国民将这支白人球队当作自己国家的代表,并亲自穿上球队的球衣到比赛现场参观,赢得全场欢呼。似乎是曼德拉的魄力和魅力使得南非球队奇迹般地战胜几支劲旅,赢得了第一次国际冠军,也让曼德拉推动种族和解、国家团结的努力获得空前成功。

年轻时期的曼德拉曾是一个积极的反抗者,也曾推崇过暴力。经历过漫漫27年牢狱磨难之后,他变成了一个充满平等、理性精神的国家团结的缔造者。超越一己、一族之仇恨的人性立场,让他能够透过狱卒的冷酷,于刹那间看到依然存在的人性之善。曼德拉回忆说,哪怕这种人性之光只是闪烁了短暂的一秒钟,也足以增强他奋斗的信心和信念。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博大襟怀不是毫无原则地原谅敌人,也并非做戏一般地摆高姿态;他是为了倡导真正的种族和谐与国家团结而超越个人和种族的恩怨与仇恨。他非常清楚,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决不能通过复仇的方式。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伤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他认为,只有被压迫者走出仇恨,只有整个社会走出仇恨,才会走出一条国家、民族健康发展的道路。曼德拉的见地非常深刻。那么,我们中国文化中有类似的思想资源吗?有,绝对有。这里仅以老子思想为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曼德拉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