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方法
随着“中国模式”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国外学者也对“中国模式”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在研究过程当中主要突出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对中国模式的态度上,国外的学者呈现出两极趋势,一边是极力地赞成与高度地赞扬,而另一边是对“中国模式”的否定。其次,国外许多学者越来越多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不同的方面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三,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学者也把“中国模式”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结合起来,对中国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中国模式必须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从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发展建设时期,都必须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拒绝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所以在采取任何发展模式之前都要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以基本国情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不断地制定规划,完善自身制度。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时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正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人民逐渐改善的生活状态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这样主要依靠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也造成了中国高污染、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状况,不能长期依靠这样的发展模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必须要不断地转化自身发展模式,依靠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决策。改革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中国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自身的思想,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地融入世界经济交流与合作。
国外学者在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现代化理论研究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利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来作为研究和分析“中国模式”的方法和基础。其次是比较研究法,通过把“中国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例如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把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所取得的重大变化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模式”。第三是实地考察研究法,一些学者突破了之前淡出的理论研究,更多地深入到中国,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来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第四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法,通过把“中国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当中寻找“中国模式”产生的原因和真谛。国外学者的这些研究方法都为“中国模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和2011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YJC710027、HB2011QR57)
责编/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