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从政府政策层面考察,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通过不断优化法律制度、财政税收、金融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逐步健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 发达国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高投入、高能耗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是关键。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但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限,由于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技术创新面临多种困难,需要政府优化法律、财政收税、金融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全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全国50%以上税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①,但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技术落后、效率低下,主要采用粗放型扩张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导因素。政府制定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走内涵式集约型的发展之路,对于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的资料,我国65%的发明、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②目前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创意设计、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成效显著。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效率产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单位销售额中所带来的专利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欧盟的一项研究统计表明:科学研究费用的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新产品中小企业约为大企业的3.5倍。③利用政府资助进行技术创新的效率中小企业往往比大企业高,例如美国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政府资助的比例约为11%,而大企业却达到了2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占到70%以上。④
中小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缺乏。第一,技术创新人才缺乏。在我国,只有约38%的科技人员在企业,大、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研发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60.86%、16.71%和22.43%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缺乏。第二,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一般认为,一个企业的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2%,只能基本生存;占到5%以上,才具有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维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都非常紧张,用于技术创新的更少。据统计,我国53%的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比重不到1%,34%中小企业的在1%~3%之间,只有13%中小企业的占到3%。⑥第三,技术基础薄弱。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简单,人均装备水平仅为大企业的25%,技术基础薄弱,短期内仅靠中小企业自身难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