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王长江:党建最核心的问题是深化改革(3)

记者: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就要各级党委提高领导改革的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改革的能力呢?

王长江:统筹改革应该由党来领导,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全面深化改革小组是正确的选择,这也是超越部门之上来统筹改革。领导小组模式是传统的一种做法,其中包含很多的不确定性。有的领导小组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统筹下面的所有部门,加大执行力度来解决问题。作为顶层设计单位应该说这样的领导小组是很好的。但也有一些领导小组只是简单地把有关部门代表凑在一起,由一个更高的领导来带领,改革成了从事各部门利益的博弈,如果是这样一个结果,改革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关键在于领导小组建立后该如何运行,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我觉得所谓“加强党的领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由党来推动顶层设计,作为领导者,必须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全局性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

记者:公务员分类改革,近几年一直是热点问题,那么该如何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深化呢?

王长江:可以这样说,如果通盘的改革设计没有确定,那么这方面再改革都是没用的。因为公务员本身涉及的是国家如何管理、如何领导的问题。首先要分清谁是领导者,什么东西应该交给市场,什么人又是统筹这些的。这些角色如果分不清楚的话,公务员是干什么的就无从谈起。我们过去的改革让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效,原因就在这里。我们举个例子,公务员制度来源于西方,之所以要实行公务员制度,是因为国家需要一批人员来管理,而民主政治是指多数人把权力交给少数人,由少数人来操作权力运行,这个少数人就是公务员。代表老百姓作决策的那些人,就叫政务官,由老百姓选任;执行的、进行具体操作的那些人,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技术,就实行考任制。我们对公务员似乎不是这样一种理解。按照我们现在对公务员的概念,“吃国家饭”就叫公务员,好像公务员成了一种待遇,这就跟“官本位”联系起来了。这种所谓“官本位”的东西由来已久,并不是说国家需要有人来管理,管理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条件,而是强调了一种地位,甚至认为,因为这个国家需要人来管理,这些“管理”别人的人必须比普通人高明,于是造成“管人的人就比别人高”这样的理念产生。这个理念我们始终没有转变过来。

平心而论,一个社会有序发展比无序发展要好很多。什么是有序发展,就是有这样一些人,除却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在设计着大家的生活该如何过才更好。这些人是社会精英。政党和社会精英联合在一起,确实有设计能力,是能干出一些实事来的。但不要忘了,这些精英在本质上与普通人是一样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宣传里面,这些人比别人优秀,比别人高明,如此一来又和传统的封建式的管理体制结合起来,强化了“官本位”的体系,于是大家都拿这个作为标准,成了一种参照系。“官本位”的来源是“金本位”,在这个理念中,“官”成为了一种参照系,以“官”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高低贵贱。所以打破“官本位”必须从我们国家治理方面,从民主化的角度进行切入。实际上这是个民主问题。当老百姓真正的当家作主,所有的“官”、公务员都是替百姓服务的人,等到这种关系真正确立起来的时候,也就不存在“官本位”,而是“民本位”了。

记者:您认为做好2014年党建工作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

王长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现有的成果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现在党建工作的势头还是值得肯定的。反腐倡廉、作风建设、整个党的队伍的整肃、官员问责等等方面都在稳步推进。关键是要用一种确定的制度将现在进行的一切固定下来,这是个更难做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还是要深化改革。防止权力的滥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约束住权力,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民主。没有民主,权力是约束不住的,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近年来掀起了一小股怀疑民主、试图绕开民主的风。不发动群众的力量,只依靠从上至下的管理方式,是无法推动社会发展的,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已经反反复复证明了这一点。归根结底还是要注重民主,还是应该大力推进民主建设的进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王长江   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