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过程上看,阶层再生产容易形成阶层凝固化,地位的代际继承增强,资源在代际之间的继承性也随之加强,从而资源将集中在“二代”手中;从微观机制上看,教育资源作为影响代际流动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父代地位的影响,“二代”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会优于非“二代”,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阶层结构与资源的固化。
近年来,“富二代”“官二代”等词汇频频出现。这些词语所反映的一种社会认知是:子代对父代的地位继承性正在增强,父代是富人或者官员,子代成为富人或官员的可能性就大。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个现象概括为“阶层再生产”,即代际之间具有较高的阶层同一性、相似性。那么,阶层再生产是身份继承还是资源传递?这两种过程都通过哪些因果机制实现阶层再生产?为什么阶层再生产现在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
阶层再生产:身份的继承还是资源的传递
阶层再生产指的是父代和子代的阶层地位具有较高的同一性、相似性,父子之间的阶层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说清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理解阶层概念。
当代社会学是将阶级和阶层概念一起讨论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观最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分不同阶级阶层的标准是生产资料的占有。马克思据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划分了两个阶级,即我们熟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大量的财富,而无产阶级则没有生产资料,只有极少量财富。资产阶级通过榨取无产阶级生产的剩余价值而获得巨额利润。马克思主义分层观对于财富非常重视,而后人认为这是单一维度的分层标准,将马克思的分层观称为一元分层观。
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则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即人们熟知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在经济维度上,韦伯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强调对财产的占有,但他更强调市场领域而非生产领域。他认为,有产和无产是所有阶级处境中最基本的两种类型,经济领域的分层都沿着这个标准而展开。但是韦伯的讨论并没有限于经济这一个维度,他还探讨了声望和权力的维度。他认为,声望是社会对人们的认可程度,与人们的生活处境相关,具有相同生活处境的人们具有相同的声望,从而构成了地位群体,具有阶层划分的意义。从权力的维度,韦伯认为具有不同利益的人,通过结盟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共同体扩大影响力,所以权力也具有阶层划分的意义。为此,韦伯的分层标准是三位一体的,产权维度产生阶级分化,声望维度产生地位分化,权力维度产生政党分化,被人们称为多元分层观。
社会分层的本质是对不同资源的占有、控制、使用问题,而当代社会学的多元分层观影响着我国学者。陆学艺曾经探讨过三种资源,分别是经济资源、文化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与前面探讨的一致,指的是财富的占有情况。组织资源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指的是动用体制内的人和物的能力大小。文化技术资源指的是被社会所承认的证书、文凭等。根据对这三种资源的进一步探讨,陆学艺等人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①。占据社会上层的人占有丰富的资源,而在社会底层的人占有相对匮乏的资源。阶层的差异,实际上体现了资源占有的差异。社会阶层的分析单位通常是职业,但是职业划分并不仅仅是对身份的划分,同样是对不同职业所代表的资源占有状况的划分。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阶层再生产仅仅是身份的传递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父代总是用某些方式维持子代的地位,而地位的潜在含义是资源。首先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可以被子代直接继承,因为具有丰富经济资源的父代可以直接给子代金钱、房产、豪车,或者子代可以通过遗产继承方式获得父代的这些资源。其次是教育和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继承往往不是直接的。根据布迪厄的观点,不同的资本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优势阶层的子代既可以通过父代的言传身教获其优势的文化资本,同样可以用父代的经济资源来换取优质的文化资本,包括文凭、证书、优雅的举止、富有品味的生活方式等等。第三是权力资源。在实证研究中,党员身份、行政级别、单位地位等是用来测量权力资源的一些方式,也是具体的权力资源,影响阶层再生产。优势阶层的父代为了维持、传递、强化自身的资源利益,使子代尽可能地进入自己所在的阶层,便形成了阶层再生产和阶层固化现象。所以说,阶层身份的继承实质上是资源的代际传递。
不同阶层之间的壁垒可以用孙立平的“断裂”观点来描述。他认为,我国的优势阶层与社会底层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区别,这种区别逐渐演化成社会底层被抛弃到社会结构之外。他们无论是在谋生的技能、生活的财富还是基本的保障方面都十分匮乏②,结构的断裂本质上仍然是资源占有量的区别。孙立平关于社会断裂的探讨是对当前社会结构颇具穿透力的分析。
社会上关于“官二代”“富二代”的激烈讨论带有负面看法,不仅仅是由于“二代”进入较高阶层比较容易,而是进入过程是一个“黑箱”,往往是父代特意安排的,所以是不公平的。这一地位继承还伴随着资源传递,二者是重合的。资源在家庭内部的代际传递,使跨阶层的社会流动变得十分困难。人们之所以期望进入优势阶层,也正是由于阶层之间的资源差异极大。阶层之间的壁垒,不仅阻碍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而且让优势阶层通过阶层再生产掌握着对资源的垄断,排斥了普通阶层对相关资源的占有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