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舆论焦点掩盖下的中国阶层流动现实(3)

阶层流动中代际影响的新趋势与努力方向

在考察了“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舆论焦点的误导性、揭示的中层边缘化、展现的市场化运作空间缩小、夸大的代际遗传性程度、推进的等级再生产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再来把握当今中国阶层流动中代际影响的未来走向。从长远来看,中间阶层仍然是公众舆论话语权的拥有者,有着阶层立场局限的舆论焦点也将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那么,这种舆论焦点的导向性在阶层流动的当下,又带来了哪些代际影响的新趋势呢?尤其是在政府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各种力量的交汇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阶层流动特点呢?

逐渐形成的舆论监督机制。“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现象虽然本质上有着阶层立场局限以及批判的不彻底性,但是这些流行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逼迫上层或具有代际遗传性的中层回应舆论焦点,避开舆论焦点的锋芒,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阶层流动的机会公平。虽然它所推进的机会公平仅是在舆论焦点指向的范围内,即中层边缘化问题上的机会公平,尚没有降低机会公平在整个阶层结构中的门槛,但毕竟由中层边缘化问题所引发的批判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渐形成了阶层流动中代际遗传性的舆论监督机制。

近几年这种舆论监督机制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因网络舆论事件而被审查的案例不胜枚举。不过,舆论监督机制更多的是一种问题解决型话语武器,而非制度优化的协商平台。问题解决型话语武器仅是一种事后处理,它容易在大众情绪中走样,也因没有未来的指向而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而且此种话语武器的主导地位还可能进一步强化舆论焦点的误导性。这三个方面的缺陷决定了当今的问题解决型舆论监督机制亟需模式转型,作为未来长期存在的舆论监督机制,尚需加强制度优化、环境培育、多方协商方面的引导。

低阶层代际弱势遗传性的变相增强。“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流行语引导人们关注阶层流动中的不公问题,而少有关注低阶层人民的阶层流动机会问题、权利意识启蒙问题、心理边缘化唤起问题、公众舆论参与能力培养问题,受制于阶层立场的局限,容易形成精英认同基础上的等级效应。所以,舆论焦点对代际遗传性的批判只是削弱了上层和部分中层的代际遗传性,但间接加重了低阶层人民的代际弱势遗传性。在阶层流动中,低阶层人民与阶层流动机会越来越远。

低阶层代际弱势遗传性的长期存在对整个阶层流动模式的优化也是不利的。低阶层人民缺少代际遗传优势,也缺少舆论导向能力,处于结构边缘的他们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分割,并未出现心理边缘化。这一现状看似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较低成本的民生支撑,但从长远来看,中国阶层流动中的等级效应将越来越严重。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低阶层人民的心理边缘化因等级效应的过分拉大而暴露出来,此时产生的社会震荡是不可想象的;另一种是低阶层一直远离舆论焦点,长期保持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的分离,那么整个社会的阶层流动都将因此而趋于精英与非精英的二元分立,阶层流动也就演变为了等级效应下的阶层内部调整。这两种可能均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均不是可以容忍的阶层流动模式的未来指向。

在低阶层人民缺少舆论导向能力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引导舆论对低阶层代际弱势遗传性的关注,避免中层边缘化夸大实际情况、过分主导舆论焦点,从而减缓或扭转阶层流动中等级效应扩大的趋势。中层边缘化是阶层流动中的新问题,但不应成为舆论焦点的唯一指向,缺少心理边缘化的低阶层人民所亟需解决的流动机会问题才是问题的症结。

全面深化改革对市场化逻辑的强调。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阶层流动是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逻辑是中国阶层流动的长远方向,代际遗传性与等级再生产均不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其最终要让位于市场化逻辑。

当今中层边缘化所主导的舆论焦点一定程度反映出阶层流动现实处境与未来目标之间的矛盾,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市场化目标,就需要做好与当前的代际遗传性和等级再生产力量对抗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了上述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发挥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并注重向制度优化的引导与转换,克服阶层立场局限与事后应对局限;二是避免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等级效应的扩大,加强引导舆论焦点对低阶层代际弱势遗传性的关注,为整个社会的阶层流动创造更加广阔的机会公平。在公众舆论力量尚不足以超越阶层局限而形成理性协商力量的情况下,政府的引导作用与责任是必不可少的。

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已经为阶层流动模式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同时也遗留了仍需探索的问题,即如何在阶层流动模式转型中,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竞争之间的关系。从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中层边缘化问题可以看出,单纯的市场化力量不足以对抗代际遗传性与等级再生产,政府引导在阶层流动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过多的政府介入会削弱市场化逻辑的运作空间与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政府介入需要控制在推进机会公平的层面上,旨在对抗代际遗传性与等级再生产的力量,而非直接参与阶层流动的模式选择。

结语:如何把握代际影响与阶层流动的关系?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舆论批判背景下中国代际影响与阶层流动的关系,首先是剖析舆论焦点对阶层流动现状的误导性以及揭示中层边缘化问题,其次从中层边缘化入手分析了当前阶层流动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批判局限,最后考察了舆论批判背景下中国阶层流动代际影响的新趋势,提出在阶层流动中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市场化目标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从现有公众舆论的导向与学界研究来看,对代际影响与阶层流动关系的把握仍然缺少一个系统的全局性的研究脉络,这不利于阶层流动研究的理论繁荣,也不利于科学地指导阶层流动模式的现实改革。

为克服上述问题,把握代际影响与阶层流动的关系,需要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晓]
标签: 盖下   中国   阶层   舆论   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