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郑新立:设立保山—中印缅孟国际经济合作示范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示范区将力争建成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成为带动云南桥头堡战略的新引擎和西南地区开放的新高地,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枢纽。

——郑新立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出访印度,明确提出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探索互联互通新方式,将我国与印度、缅甸和孟加拉的经贸合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要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就需要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

据《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目前,关于“设立保山—中印缅孟国际经济合作示范区”(下称“示范区”)的课题已经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完成并上报中央。设立示范区对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意义何在?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是什么?该课题组组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日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详解上述疑问。

在保山设立示范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而建在什么地方,甚为关键。郑新立认为,在保山设立示范区,并将其打造成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经济周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背景是什么?

郑新立:建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对于构筑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战略要道,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能源安全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和平外交战略;对于我国实施经略周边的外交方针,深化与印缅孟等东南亚、南亚地区经贸合作,带动亚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时,对于构建我国由沿海单向开放转变为东西海陆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全面提高西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使之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高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