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4)

——访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

记者:在宏观管理这方面的法治建设您觉得最欠缺的是哪一块?

江平:宏观调控的法治建设,首先我们没有一个宏观调控法,有人建议搞一个宏观调控的法律。什么叫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该遵循什么程序?至少这两个问题应该解决。

记者: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监管,您多次强调我国现在的市场秩序不好,您认为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

江平:市场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自由,一个是市场的秩序。市场自由应该是更多靠市场自己的力量,这方面的法律总的来说是比较健全了。市场秩序主要不是靠市场自己来解决,应该靠政府来解决,市场秩序跟社会秩序一样,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市场没有秩序,给参与市场的人带来的很大的问题是信心不足,这个市场是很乱的。我觉得我们的市场秩序最核心的问题是诚信,现在严重的诚信不足。买奶粉不买自己国产奶粉,都买国外的奶粉,这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奶粉缺乏信用了。我想信用的建立一方面要靠老百姓自己内心的认知,但他内心的认知是从市场的秩序表现出来的。这次黄浦江上游有一万多头死猪出现,你再说没有污染老百姓也不相信。这都是一个管理的问题,我觉得政府必须严格的实行药品和食品这种安全的秩序,这是最根本的。你想我们现在把药品和食品统一作为一个质量监督管理总局,这就学了美国的经验了。美国就是药品和食品要突出它的重要性,它的安全是绝对第一的,其他产品是次要的。

政府现在更愿意参与市场的资源分配和管控市场的准入,本来市场的资源和市场的准入是市场的事情,政府不应该管。可是现在政府管了,为什么?利益所在。土地转让政府有好处,土地出让能拿巨额回报。可是涉及到市场监督的问题政府却不太愿意管,这也是利益的所在,因为市场监管得罪人。所以政府不太愿意管太多得罪人的事情,而更愿意管有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有些政府机构有点不务正业的原因所在。

加强市场监管,一个是要有法律,第二个是要严格执法。法律应该说现在基本有了,现在不足的还是执行法律,还是执法这一块。

记者: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责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您认为政府应当如何加强社会管理?

江平:我觉得这几个方面里面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仍然显得不足,我们现在社会组织还是很不足,我们拿世界各国的环境管理来说。环境管理很大的一部分是社会参与,西方国家真正政府发挥环境管理的职能是很少的,人员也很少,大量的是社会团体。各种绿色政党,绿色组织,你看看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国家对抗日本的捕鲸船只的都是民间船只,所以民间的保护组织作用很大,我们忽略了这一部分。环境管理的问题上现在这么差,关键不在于政府投入的钱多少,也不在于政府管理的怎么样,光靠政府管理不行的,民间的力量是千万不能忽视的。由于民间组织不够,民众的参与当然也就大大落后了,所以我觉得民间的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一定要放开。现在我们民政部对于四类社会组织放开了,可以不要审批了,不要有挂钩了,这稍微放开了一点,这是一个好的兆头,但是不应仅限于这四个方面,其他方面也应该逐渐放开。

记者: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手段。您认为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方面,我们过去的改革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江平:政企分开做得比较好,政资分开就有些问题了。因为政资分开有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国家作为出资人,单独成立一个机构,就能够完全解决政资分开?国家作为出资人,当然要来控制,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不能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所以怎么能够把国家资本的代表和政府的职能分开,这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有的人建议将国资委作为全国人大下设的一个机构。这个建议是否可行,关键在于全国人大本身的自主性程度。如果人大有更多的自主性,国资委的代表实际上是全民的代表了,那政资分开就体现得更多一点。当然这个问题一直很难,真正把国资委放进了人大,而人大是一个代议机构,怎么来实行管理确实也存在着问题。

记者:怎样评价过去几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未来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

江平:国有企业应该说比过去好了,好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国企盈利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终究是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把过去的国有企业亏损变成盈利了。但是就像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自己人所说的一样,国有企业赔钱了挨骂,赚钱了也挨骂。为什么赔钱挨骂赚钱也挨骂呢?我认为赚钱挨骂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国企太垄断了,这是大家公认的。第二个就是国有企业现在的赚,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赚,按照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材料,国有企业还是亏了很多的,因为它占有的土地也好,资源也好很多方面得到了特别的优惠,如果把这些东西都算进去的话它不是赚而是赔。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并不是站在同一条线上进入市场的,它仍然享有了市场特殊的优惠,这点也是学者或者老百姓的意见所在,这两点要考虑进去的话,应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有问题。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完全市场化,应该与民营企业地位平等,各个方面应该都一样。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