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工作就愧疚
学成回国后,冯叔瑜被留在铁道部工程总局担任工程师。他看到,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国铁路迎来快速发展时期。自1953年起,中国铁路平均每年建成新线约1000公里,每年完成土石方数量约1亿立方米,但是,机械化程度极低,用炸药开山被简单地称为打眼放炮,全凭经验,没人把它当作科学技术,效率低且不安全。
“中国虽是火药的发源地,但一千多年后,爆破技术却已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冯叔瑜决心要将在苏联学到的爆破技术应用于支持国家铁路建设。他介绍说:“修隧道,筑高桥,如果靠原来的土办法,一个工人做石方开挖工程,一天完成不到一个立方。然而,引进科学的大爆破,一次可装成百上千吨炸药,可以爆破几十万乃至上千万方土石,效率大大提高。”
1956年,在内宜铁路的号志口工地上,冯叔瑜带领工人们首次采用定向爆破方法开挖路堑,从路堑内向一侧抛掷石方约30%,同时保证了路堑对面200米处建筑物的安全,实现爆破工程从传统手艺到现代技术的转变。首战告捷,极大地激励了冯叔瑜的信心,也使铁道部下定决心推广大爆破技术。
回国初期,受铁道部工程总局委派,冯叔瑜作为苏联唯一来华的爆破专家齐齐金的助手,先后参与了鹰厦、宝成、川黔、都贵等铁路新线的爆破施工设计,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逐步对爆破工程有了一些与自己的认识。他认为,齐齐金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大爆破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爆破技术人才。但他也指出,由于齐齐金是矿山工程师出身,对爆破稳定性、路基地质条件等方面考虑不周全,导致铁路路基和边坡垮塌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上海交大和苏联留学受到的学术训练,使冯叔瑜养成了随时总结工作经验并撰写成文的习惯。他将早期的工作经验总结成文,发表在1958年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的《爆破工程经验汇编》中。
苏联专家回国后,冯叔瑜作为铁道建筑研究所(隶属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爆破研究室”主任,积极开拓中国的爆破理论和工程设计研究。在河北东川口水库,他首次在国内采用定向爆破筑坝技术;在攀枝花钢铁公司的狮子山,他参与了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万吨级大爆破工程;在成昆铁路和贵昆铁路的新线建设中,他推广的大爆破和深孔爆破技术取得显著成果;在广州黄埔港航道疏浚的水下爆破工程中,他创建了一套水下爆破的施工工艺和爆破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冯叔瑜说:“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受到党这样的培养,总感觉应该做些事情报答国家。一天不干工作,心里就感到愧疚。”他还记得,当年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是150元,要是哪天不干活,他就觉得“5块钱白拿了”。
掌控瞬间爆发的威力
“轰”的一声巨响,一座山头或一栋高楼,在爆破中按预定方向瞬间倒下,这就是大爆破的威力。它使得更高效地采矿开山、筑路建坝成为可能,却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
冯叔瑜痛心地回忆起,“大跃进”时期发生的几起严重爆破事故。一次,爆破计划共有两炮,第一炮响了后,附近的学校刚好放学,引得师生们纷纷围观,大家不知还有第二炮,结果导致死伤200多人。还有一次,几十吨炸药堆在火车站,运炸药的人竟然在炸药堆里生火做饭,过起了“小日子”,结果炸药被引爆,不仅整个车站被炸出一个二三十米深的大坑,冲击波把附近一个二三百人的小镇也夷为平地。
除了由于安全意识匮乏导致的意外事故,其他在爆破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故还有不少。冯叔瑜回国后举办的第一期铁道爆破技术培训班共有学员两百余人,其中四五十人后来在工程事故中牺牲。冯叔瑜感到痛心疾首,而他本人也曾跟危险擦肩而过。“爆破的威力很大,力量大,危险和破坏也大,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好它。”冯叔瑜总结多年的经验,想了很多办法,制定出一整套爆破安全施工标准,并不断研究发展较为安全的深孔爆破技术,竭力减少和避免爆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就在冯叔瑜全身心投入到爆破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时,受政治运动影响,他相继成了“反右倾机会主义者”、“苏修分子”、“假党员”。在自己最年富力强的30岁到50岁,不能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工作中,这让冯叔瑜至今倍感遗憾。不过,大概得益于他平时一向与人为善,又从不拉帮结派,除了被撤职外,他受到的其他冲击并不算大。
“文革”后期,冯叔瑜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参与的“路基土石方爆破技术”、“穿孔弹的研究与应用”、“控制爆破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他参与的“复杂地质险峻山区修建成昆铁路新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还有许多其他项目获得国家大大小小的各类奖项。
受日本TN炸药控制爆破的启发,冯叔瑜多年潜心于“控制爆破技术”的研究,推动和发展了中国的城市拆除爆破新技术,使爆破技术从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外进入了人口稠密、建筑物林立的城市建设领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其中,他亲自主持的“北京国际饭店工地控制爆破拆除技术”获1984年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易会金质奖。
1984年,铁道科学院与铁道部建厂局联合组建“北京爆破联合工程公司”,冯叔瑜出任第一任总经理。1994年,他当选新成立的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一副理事长;1995年,作为中国工程爆破学科的奠基人,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铁建所爆破研究室主任的职务卸任后,冯叔瑜仍作为顾问参与和指导了许多重要工程的实施,其中包括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还有在爆破领域内著名的珠海机场1.2万吨级“世界第一爆”工程。
冯叔瑜说:“还是做自己的专业工作心里比较踏实,是个安慰。做人要有一种责任感,无论干什么工作,要干就把它干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