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清华社科学院院长李强:调整单纯控制人口的思路(4)

群租也是同样道理,即使把城区里的群租都消灭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大量涌入的人口还是会找到他们新的生存地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使他们的生存条件更为恶化了。因为他们之前所生活的地方可能还相对比较便利,把他们打散以后,他们可能就不得不跑到城乡结合部去了,而这些地方管理又失控。你以为解决群租问题是一个正向的目标,但最后的结果不一定真能实现,反而还可能造成更多地方私搭乱建,甚至连安全都更没有保障。

记者: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普遍比较混乱,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李强:并不是说外来人口多了就一定是混乱的,这里还有管理水平的问题。北京目前在基层管理上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内城东城西城,号称网格化精细管理,的确,你到天安门、王府井等地方一看,那里管得真是井然有序。但只要出了城区,到城乡结合部,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这些地方管理上的漏洞比较多。

事实上,广州以及整个珠三角,他们外来人口的比例比北京还要高很多,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发现,这些地方还是创造了很多新的体制、机制,有些值得北京学习。

记者:除了“城中村”,在“动批”、大红门、十里河、新发地等地也聚集着大量的外来人口,最近有消息称,将启动对这些地方治理的前期工作,并开始研究本市多个小商品零售市场的整治和外迁,对此您怎么看?

李强:对于动物园批发市场等地的外迁,我觉得还是要认真调研,采取谨慎对策。单从北京角度来看,确实希望在这里的人口都是为北京市服务的。而这里的服装市场等,生产者和消费者主要不是北京市民,这些地方基本上成为商品集散地了,所以从北京的角度看,确想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但反过来,市场的形成一定有它的规律。我们过去简单地进行政府干预、大规模拆迁改造,效果未必好,比如大量投资去建市场,结果最终反而衰落了;有的地方刻意去造城,最后却成了空城。

所以,在拆迁改造这个事情上,还是要多做一些调查研究。比如对整个市场的来源、流量、人口等进行细致分析。另外,也要做好安顿,要考虑这个群体的生活会发生什么转变,他们会不会有生计问题,会不会多年的买卖毁于一旦,甚至这里面还有承租合同等法律问题,也不可能简单地用一纸文件来解决。(宗媛媛)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