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明网记者 郑子琳
2013年12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韩庆祥教授作为主讲人之一,就历史唯物主义作了讲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集体学习后的讲话中强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以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判断为根据。韩庆祥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有重要影响,用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全党各级领导干部非常必要。他直言:我们要迎接“历史唯物主义的春天”!
韩庆祥教授做客光明网
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改革攻坚需要哲学理论思维
为什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把主题确定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韩庆祥分析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我们现在是一个需要哲学、需要哲学思维的时代。1978年,在我国真理标准与思想解放大讨论中,哲学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刊登又在《光明日报》发表后掀起了轰动,那时是哲学的春天;中国社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经济学的春天来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的平衡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学的春天来了;后来我们强调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和谐社会,都要纳入法制的框架当中,法学的春天来了。今天,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即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关系、人的感情、人的价值都要通过物来证明、体现和实现。物化生存最大的负效应是精神懈怠,即“口袋”的问题解决了,“脑袋”问题却出来了。由此,今天我们提倡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注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当我们注重思想、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哲学的春天就来了。”
其次,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高峰,一刻离不开理论思维;同样,一个政党要领导好大党、大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站在时代前列,也离不开哲学思维;党要作出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理论创新,需要哲学思维;党要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和人的发展状况,都需要哲学思维。我们在工作中,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时之所以束手无策,甚至出现错误,其根源要么在于缺乏理论思维,要么其理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出现了错误。
最后,今天我们处在改革的攻坚克难、命运决断期,需要破解许多矛盾、问题和难题,这就需要理论思维,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框架或方法论;当今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靠经验指导工作,更要靠理论指导工作,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我们需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我们的工作提升到科学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