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盘点2013年理论热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

“转变政府职能”成为探讨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核心词——

大部门制改革:从“物理组合”转向“化学整合”

2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由此拉开了继2008年机构改革之后新一轮机构改革大幕。

学界普遍认为,此次机构改革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对于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更好地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脱节、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弊端有重要意义。大部门制作为一种集约设置行政职能及相应行政机构的政府组织模式,是一种简约、高效、协调的行政体制,是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针对有社会舆论简单地把这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归结为大部门改革、把大部门制改革等同于部门合并,有学者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只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手段,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一个具体路径,不能把行政体制改革简单地等同于大部门制改革。大部门制改革也不能以精简了多少人员、裁并了多少机构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和依据,关键要看政府机构是否与职能相适应。

学界认为,大部门制改革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突破刚刚开始,改革尚需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推进,其中关键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构改革从“物理组合”到“化学整合”转变。鉴于大部门制改革对整个机构改革具有辐射作用,有学者提出,应以大部门制改革带动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编制科学化等其他相关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大部门制改革应当同党群机构和国家其他机构改革相结合,统筹推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引用频率高——

腐败治理:“老虎”、“苍蝇”一起打

6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界关于贪腐治理研究的著述相当集中。

学界认为:今年,中央反腐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力度、强度、透明度前所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决心和态度。学界一致认同,中央重拳,力度空前,手段升级,机构调整,均是在履行一个承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学界对当前腐败主体、形式、领域、手段、范围等出现的新变化以及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提出,以国际公布的“贪腐印象指数”看,中国离反腐成功的终点,还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当前反腐败形势仍不容乐观。有学者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预防腐败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对那些不想接受监督、不能自觉接受监督、觉得接受监督很不舒服的人,更要加强监督,挤压权力肆意作为的空间。多数学者认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一个教育防范、监督制约、惩处治理相互配合的制度体系,让权力不愿腐、不易腐、不敢腐。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