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继承发扬,必须遵循“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相互融合与交替促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确立为理解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强调理论理性具有有限性与非根源性,实践理性构成了理论理性的尘世根基和现实基础,与理论理性相比,实践理性是无限的、总体性和大全性的,对于理论理性具有奠基作用。社会发展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着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的本质内涵,这一矛盾具体体现为:理论的“片面性”与社会实践的“全面性”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同质性”与社会实践的“异质性”之间的矛盾;理论的“非历史性”与社会实践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封闭性”和 “完备性”与社会实践的“开放性”和“关联性”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认识,结合社会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当前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就是强调在充分遵循“理性”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实践,以求得“具有实践导向的社会实践理性”与“具有理性论证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本质就是实现社会实践“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否定“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强调要在承认“实践理性”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有效解决有限的“理论理性”与无限的“实践理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理性的实践”。一是要把真学深悟理论本质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重要前提,克服浅尝辄止的学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要求我们必须真学深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以实践的发展检验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和用好用活作为标志和尺度。而不是看学了几本书,作了多少笔记,发表了多少文章,“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真学深悟理论本质不仅是态度的要求,而且是对智慧和悟性的考验。
二是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推进创新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重要抓手,防止坐而论道的工作作风。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实践创造,实践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哲学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武装及时跟进同样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追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是一个持续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既是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也是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只是以它能考虑到的生活和实践中的新资料,并能在自己的概念、范畴和规律上把这些资料反映出来为准。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经院哲学,反对任何脱离现实历史发展的土壤和脱离日趋进步的社会实践的抽象议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是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导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提供具体实现形式和创新突破路径,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党的建设实际,要在需求牵引和解决突出问题这个关键环节下功夫。
三是把实践联系理论不断升华理论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关键环节,破除自我封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过程,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实践联系理论,检验、丰富、创新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既能自觉接受理论武装、拓展理论视野,克服经验主义和封闭保守的思维定势的束缚,也能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升华为理论进而不断提升实践理性能力。实践联系理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既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基本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综合人类各种学科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其思想深刻、内容博大,不下苦功夫、笨功夫,是不可能真正领会和掌握精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为哲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国的革命建设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天空上璀璨夺目、永放光芒。学习哲学,就是培养智慧,训练思维,探索真理。我们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给我们真理的力量,我们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今天,我们重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创新理论统一起来进行考量,目的在于在理论指导下更好地开展理性实践。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
责编/石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