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论要(3)

政治哲学的践行原则—民主生活与国民自治

关于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体系,还有一个践行原则的问题。陶行知试图通过国民的共同自治、共和治理和引导国民过上好生活、民主生活为旨归,来践行其政治哲学思想。

民主生活。民主生活旨向民主政治,陶行知试图培养国民过民主生活来改造国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进而最终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所谓民主生活,就是康健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生活,民主生活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的生活。陶行知认为,“中国的老百姓能立法、守法,能在这种民主的生活中,学做中华民国的主人。”即“在民主生活中学习民主、在争取民主的生活中学习争取民主”,这也再次佐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一种民主教育。

对于如何过民主生活,陶行知制定方针:一是“自立与互助”,每个人要自立,还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中人,因此要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二是“平等与责任”,大家一律平等,共同守法和立法,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三是“自由与纪律”,国民要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四是“大同与大不同”,使大不同的国民“各得其所”、“及时发荣滋长”,最后共臻和谐的大同之效。

国民自治。依据陶行知的意思,自治即是自己管理自己,大家共同立法、守法,共同治理。“国民自治”一方面要求国民的个人自治,一方面又是国民的共同自治。陶行知指出,“共和国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而“共和国民最需要的操练,就是自治”。在此基础上,国民要养成如下习惯:一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关注大家共同的福祉和幸福观;二是“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国民责任和使命感;三是“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简言之,自治可以养成国民“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和才力”⑩。

回顾陶行知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人们给予的“民主之魂,教育之光”的称谓,其实短短八个字基本可以表达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的全部内涵。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课题“现代化视野中的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D880081)

【注释】

①《陶行知全集》(第6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6页。

②④⑥⑦⑩《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第182~183页,第183页,第219页,第24~25页。

③⑧《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2页,第543页。

⑤江峰:“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政治学背景”,《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⑨王文岭:“陶行知政治思想历史探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责编/顾智锦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陶行知   哲学思想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