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国际组织中国人才储备偏低 吴建民:多派年轻人去 (6)

陈冯富珍:

我是国际的公务员,我要坚守中立、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办事,我现在已经是为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做事了,为世界卫生组织193个成员国服务的,中国是193个国家之一,所以重点就是要不偏不倚地按照科学的依据去做决定。

主持人:

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人在国际组织任职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数字,截止到今年6月30日,供职联合国秘书处非语言类(不是翻译)的中国籍专业人员是74名,低于联合国开列的认为是116到157人这样一个恰当幅度,被认为是任职人数偏低的国家,而且在这其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中国籍支援是11人,低于美国48人,法国18人,日本14人,英国19人,德国17人。按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地提升,这个数字也应当相应地提升才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比较少的现象呢?接下来继续请吴大使解释一下,您分析是为什么?

吴建民:

这个原因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是不是向中国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多派人去;另外一方面我们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人。我在国际组织工作过,我在多边外交搞了13年,观察这些联合国多边外交组织里面的这些人的表现,我发现那些处于非常高职位的人,他往往对于这个组织的规章、这个组织的游戏规则非常熟悉,对它的历史、先例非常清楚。看看科菲·安南,很年轻就到联合国去工作了,摸爬滚打当了秘书长,当了秘书长之后长袖善舞、驾轻就熟。我们往往到一定年龄才派进去,派进去之后担一任就退休了,我认为这种状况需要我们自己来改变,我们要培养更多的能够走向国际组织的人,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我们现在这方面的人太少了,我主张从年轻的时候就派人进去。

主持人:

希望您能够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下,联合国的雇员,包括其他国际组织的雇员,当中国人担任了之后,他们卸任回国的时候,能带回什么样的经验回国?

吴建民:

卸任之后,可以把国际组织的经验、学到的东西向学生们传授,我们中国人很不了解。另外,我还主张我们应当派一些人到国际组织里去摸爬滚打,取得国际经验,然后再回到中国来任职。我想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公司或者是在政府机构里面,他的国际化程度一定很高,一定能够使中国同世界的连接、合作能够搞得更好。

主持人:

这方面可能我们应该向韩国学习,因为他们不断地在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同时要把这样的一种人力资源带回国来,加强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互动。

吴建民:

对,特别是现在国际秩序出现要改革的过程当中,国际秩序是跟规则相联系,要改革就要修改规则,谁来修改规则?国际组织。所以我们中国人应当更多的人到这里边去。

主持人:

非常感谢吴大使今天能给我们介绍这么多,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吴建民   郝平   国际组织   中国人才储备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