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竹立家:中国进入双型转型期 改革面临五大挑战(4)

中国经济时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央也出台了“八项规定”等举措,在转变作风、反腐倡廉等方面也有新的动作。这在人民心中引起了新的期待,国内、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讨论。您觉得中国未来社会的愿景应该是什么?

竹立家:实现中国梦的标志,就是建立一个人民幸福和有尊严的社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社会。未来30年的改革,就是要真正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的要求,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上建立起一个“公正的”良性社会运行机制。我们知道,幸福是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体发展的终极目标。幸福不是一个对象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概念。幸福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感觉状态,这种感觉状态只能存在于关系中。我们说要建立一个美好、和谐、幸福的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建立一个高信任度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人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长远目标。

从哲学角度讲,人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定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偶然性。美国有位哲学家讲过,裹尸袋上没有口袋。在世的时候,我们浑身都是口袋,贪婪的人装、贪、偷、拿,恨不得把这个世界都装到自己的口袋里,死了以后什么也带不走,一个口袋也没有。所以要做有意义的事,要学会自尊与尊重他人,要做负责任的人,要与人为善,要认真理解幸福的真谛。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后,中国开始了新的征程,提出了中国梦,社会主义社会的“合理化过程”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从幸福的角度讲,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这也是幸福生活的终极的指向。因此,未来30年的改革,其终极价值主要是从制度安排上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包括良好的人际环境,使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高度信任的社会,每个人都感到温馨和安全。

中国经济时报:历史上的三中全会使人浮想联翩。您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待能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呢?

竹立家:确实,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会议,是确定改革与发展方略的会议。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应该是一次从整体上、全局上、价值导向上部署未来改革与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是坚持改革与坚持开放不动摇的会议。政治上的反腐和政府自身建设、经济上的调结构、社会建设与民生发展、在新的国际关系形势下的和平发展等,都会纳入我们的战略视野。总之,改革必须立足现实,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问题,秉持“社会工艺学”的态度,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运用改革的手段,认真负责地一件一件做好,逐步使社会主义的理想符合现实,使社会主义现实趋向理想。(记者 王南)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