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泛起,以20世纪90年代初“告别革命”论提出为标志,至今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秉持的历史观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创新”言说,正对当代中国需要树立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产生着釜底抽薪的效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蔓延的背景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一定的社会现实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通常是从知识分子群体发端,然后推向一定的社会层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和蔓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国内思想环境变化的产物,也是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宣扬的结果。
首先,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西方思潮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提供了思想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深入,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础的西方思潮日益对我国学术界产生影响。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想,否认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存在,否认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认为历史只是历史学家主观的构建物,给我国一些学者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以致有观点认为中国史学的出路在于后现代史学;而20世纪 80 年代欧美史学界出现的否定一切革命、鼓吹改良思潮,否定革命的必然性和革命成果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否定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阴谋等,则对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现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国际上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诋毁盛行一时。而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迅速发展,显示了资本的强大能量和西方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在整个世界呈现“资”强“社”弱的态势下,我国一些知识分子在反思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放弃唯物史观,日益形成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观点。
其三,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发展为历史虚无主义泛起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氛围。自由主义在20世纪初登陆中国,随着政局变动起起伏伏,一直未在民众中形成势力。20世纪80年代后,它利用我国思想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机,大势发展,日益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思潮。自由主义以“西化”中国为目标,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和发展市场经济,在政治上要求多党制和宪政法治,在价值观上宣扬西方“普世价值”。出于否定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制度和理论指导的需要,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努力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寻找依据和支撑,主张重新解说中国近现代史、清算革命谱系,不仅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创造了思想氛围,也确定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旨趣和核心观点。
其四,在改革开放中我国思想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增强,对各种思潮的包容度在不断提高。在整个社会追求创新、关注创新的条件下,人们普遍对新理论、新话语有较多的心理期待,对反传统、反主流的言行持欢迎、包容或者无所谓的态度。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焦虑与不满,也使人们容易认同、接受否定现实的理论观点,这都在客观上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种言说提供了空间;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扩展,又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提供了多种表达方式、载体和渠道。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发展,日益突破知识阶层的小圈子,对普通大众的思想和心理施加影响。
